李軍出世(1 / 1)

話說大夥肯定對這個叫李軍的玩意兒有點興趣了。

這個李軍啊,小名兒叫狗蛋兒,他爸媽呢喊他狗子。其實這名兒擱咱們鄉下,老一輩那兒,挺常見的,那時候條件差,怕閻王爺索命,起個歪名好養活。但按他爹媽的說法呢,這名也還有講究。他是出生在甲戌年的正月,大雪封山那天,也不知他怎麼那麼寸,非得挑一個大冷天出來。

這天他爹請了個接生婆幫忙伺候,大冷的天,接生婆得要熱水幹活,他爹老李自己便在柴房燒水。水燒到一半,他們家大兒子,也就是老大,平時特淘氣,這又是寒假,學房放假了,那天同學幾個就買了幾個大炮仗放著玩,到處撇,正好撇了一個到柴房裏,跟柴火一堆。巧勁兒,這是個啞炮,當時沒響,幾個孩子也沒當回事。完了這天就被老李當柴火給燒了。

那炮仗裏的火藥見火能有不響的嗎,又是個大炮仗,咚!哐當,把灶給炸了。這一下跟打雷似的,村頭的雞都嚇得撲騰上房了。再瞧孩兒他爹,被炸的,嘴也歪了,眉毛也少半拉,臉熏的和戲裏那張飛一樣,心裏氣的啊,就差拿個丈八蛇矛把老大給捅了。

這一炸,巧了。本來他婆娘難產,孩子死活不願出來,接生婆擱那急得直冒汗,正沒轍呢,咚!哐當,就這麼大動靜,他娘害怕的,一哆嗦,就把孩子給哆嗦出來了。孩子哇哇的哭,老李聽見了,也不想著罵老大了,進去見孩子去了。

這生了孩子了,他娘就跟老李尋思著,這孩兒叫個啥名好呢?他娘說:“咱老大不叫李老大麼,這孩就叫李老二咋樣?”老李搖搖頭:“這咋行,那咱以後生了第一百個孩兒,那不得叫李老一百啊。”他娘尋思著,生一百個孩自個兒不成老母豬了麼?老李接茬往下說:“叫李倒灶咋樣,要不是咱老大放個炮仗,灶倒了,你這母子還不一定平安呢。”他娘:“那不行,咱這孩兒起這名,以後咱不得倒一輩子灶啊,不行!”

倆人正擱這磨煩著呢,村裏的教書先生拄著拐棍一瘸一瘸地來了。先生來幹啥呢,他們老大,在他那兒上了一年的學了,先生也不是白教功課,得要學費。一進門,正好看見他倆在這兒吵呢,一問,知道是給老二起名字。先生捋了捋山羊胡,說:“要不我給他起個名字吧。”老李聽了忙給先生搬板凳,先生坐下,擺足了架勢,一邊翻起隨身帶著的老破字典,手上掐著決,口裏念念有詞,“一二三,二二三,七八九十念真言……”他娘小聲給老李說:“咋的,先生以前還算過命啊?”還沒等老李說話,就看見先生立起身來,大喊一聲,成了!嚇得老李倆人差點沒從炕上哆嗦下來。

“我看此子於戌年出生,戌者狗也,又出生在正月,地支為子,戌狗子鼠,以生肖為名,叫李狗鼠可也,然名諱之中,不可全為牲畜,否則當受盡勞役之苦。依老夫之見,叫李狗子,最為切當!往後此子大吉大利啊。”

兒子有名字了,喜的夫妻二人要留先生吃飯,先生看著門外倒了的灶,想,這還吃啥啊,你倆還不一定吃的上呢。心裏想,口上說:“飯我就不吃了,怪麻煩你們的。隻是我看你們這灶也倒了,這大鍋也支不起來了不是?反正也沒用了,不如把這鍋送我吧,再說你們老大也得交學費了不是?”老李心想,這先生心真黑,你教老大認字,一年多了就認識了倆,前半年你拿個挑糞的破扁擔天天擱那晃悠,才學會了一個“一”字,後半年又尋摸了一個,學會了個“二”,來年再來一個,學個“三”?就這還想要咱這一口好鍋。心裏想著臉上就不樂意了。先生也不管老李願不願意,不等老李說話,走到柴房,背起鍋就跑,那好家夥,拄著拐棍比兔子跑的還快,村頭的大黃狗硬是沒攆上。

這就是李狗子名字的來曆。那有人會問了,這狗子怎麼又改叫李軍了呢?說起來也沒啥,就是該到上學的年紀了,得上學,但學院也是限名額的,輪到他沒名額了,他爹媽就買了一個遠房親戚的資格,所以在學房,就叫這個遠方親戚的名,也就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