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意識恢複那一刻,張俞寧聽見了鳥叫。是海鷗。

伴著海風的腥甜,空氣中有潮濕的味道。海浪聲很小,潮水線離他應該還有段距離。他試著睜開眼。數十隻海鷗在半空中盤旋,像是在衡量著是否有進食的可能。

我這是在哪裏,發生了什麼事……

張俞寧是東陸大炎國國際商業調查局特勤處情報員,他記得自己是在菲塮爾王國迪拉巴克島一座秘密實驗室執行任務,剛接近實驗室那台核心設備,一道強光突如其來——不,肯定不止這些。那前後應該還發生了些什麼,他想不起來。

他所能記起的最後一幅畫麵,隻是那道炫目的強光。

也許那台造型古怪的設備突然發生了爆炸。不,也不是。雖然腦子還陣陣眩暈,但他四肢行動自如,身上也沒有哪裏感覺疼痛,不像是近距離遭受過爆炸衝擊。要不就是某種劇烈的放電現象,電磁脈衝,靜電光波……那是台很罕見的設備。

隻有一點毋庸置疑:任務失敗了。

我是怎麼到這裏來的——他又想——可能人家以為我死了,把我隨隨便便扔進海裏,想讓我喂魚,但海浪卻把我衝上了岸。他支起胳膊,慢慢坐起來。

確認身體並無大礙之後,張俞寧決定爬到高處看看。這地方不大,隻要登高一望就能確定大致方位。在他身後不遠就有片黑色礁岩,而另一麵則是潔白的沙灘。他發現自己其實是躺在礁岩與沙灘之間的緩衝帶。也許在被衝上岸時,自己曾朝陸地方向爬行了一段。

這時,他需要確定一下時間。當初潛入實驗室,為了避開嚴密的偵測裝置,也是為行動方便,他身上沒帶任何會被探測到的金屬物品,除了一塊以特殊材料製作的防輻射腕表。他此刻正看著那塊表。內置計算功能的腕表已停止運行,表麵上顯示著一組數據,其中顯示時間的讀數停滯在上午十一點零九分,日期是七月三日。那是他剛進入實驗室不到二十分鍾的時間。他試著重新設置他的電子腕表,但發現完全徒勞。表壞了。

爬上礁岩,張俞寧居高臨下觀察地形,心裏暗自吃驚。

說起來,他腦子裏就有一幅地圖。那是一幅標有坐標方位、海拔高度、等高線參數等各種數據的多維地圖。他記得當時曾以同樣角度朝海灘方向進行過地形觀察。

但那時候,他看見的可跟眼前大不一樣。

在那處幾乎跟這片海濱環境完全一樣的地方,有一棟占地寬廣,猶如古堡的大別墅。如果嚴格按照他腦子裏的地圖來進行判斷,這地方就是實驗室所在地。不過,大別墅不見了,連附近那座小鎮也從“地圖”上挪了窩。這裏是自然寧靜的海岸,沒有任何建築物。

張俞寧感覺有些恍惚。他並不認為這個星球上會有兩個地形地貌相似到能夠重疊的地方。他也不認為形成這樣的判斷是由於腦子裏那幅“地圖”標記失誤。他對自己在地形識別方麵的專業水準十分自信。他繼續往較平坦的高地走。他得搞清楚這是在哪裏。

翻過礁石區,爬上一道小坡,他發現了公路。

公路以黑色瀝青鋪設,寬約五米,兩側刷著規則的黃色邊線……肯定的說,那不是他曾駕車經過的公路。來的時候,他在碼頭觀光服務區租了輛車,是輛銀色摩達CX30。為了不引起注意,他把車停在了離實驗室不遠的鎮口路邊。

順著公路往西,遠遠能看見平淺的海岸,往東不遠有座小山,公路一直延伸到山頂,然後消失在一片椰樹林裏。當初他搭乘渡輪登上迪拉巴克,是從海島東邊的港口過來的。他記得很清楚,在到達小鎮前,路上也翻過了那樣一座小山——幾乎是同一座山。

他決定沿著公路往東,邊走邊等一輛經過的車,但沒等到。其實就算走過去也沒多遠,隻要翻過那座山就是東海岸,就是港口。不過,也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