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鎧甲與白骨(1 / 3)

坐標:歐洲南部...

納卡亞維山脈...

德恩懷特山穀作為“人類圍牆計劃”在全球選址的安全站點之一,是納卡亞維山脈中峰線海拔最高的一段山脈。

這段山脈有尖銳的角峰,鋒利的脊線,幽邃的冰川漕穀。

風雲變幻,雲海翻騰之間,鋒利狹長的山脊猶如黑色巨龍露出的蒼冷剛硬的脊背。

......

而作為目前全球安全等級最高的生化實驗室之一的“鴻星”生化實驗室,就被建造在德恩懷特山穀堅實的山體中。

上千米厚的堅硬花崗岩石,將宇宙射線隔絕在外,把自然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屏蔽,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幹淨”的實驗空間;

高拔險峻的花崗岩山脈則是最天然的“護盾”,即使遭受核彈攻擊,巨大的山體也能保證這間生化實驗室毫發無損。

沿著德恩懷特山穀鋒利的山脊向下掘進一千多米的深度,一座深埋在山體中的幽深實驗室裏,十幾位身穿銀灰色的工作服的全球頂尖的病毒科研專家,正神情專注的圍在一段環形的工作台前。

環形工作台的中央,是一座用鈦合金製造的房間。

透過厚厚的玻璃,可以看到房間中央,矗立著一個盛滿淡綠色液體的圓形容器。

這座高約兩米的圓形容器被擺放在一個一米高的金屬底座上。

十幾條成人手臂粗細的電纜,一頭插在容器的金屬底座上,一頭連接著周圍十幾台精密的電子儀器。

“亞曆山大博士,我們開始吧!”一位頂著一頭亂蓬蓬的金黃色頭發,長著鷹鉤鼻和藍眼睛的中年男士朝另一位戴著碩大黑色鏡框的老者說道。

其他十幾位科研專家的目光紛紛聚集在這位名叫亞曆山大·科斯恩的奧地利籍的科學家身上。

“奧,我的上帝呀,終於等到這天啦!”

“過了今天,我就可以離開這該死的鬼地方了,然後去法國的盧比山莊喝一瓶上好的羅曼尼康帝酒。”

年逾七十高齡的亞曆山大·科斯恩,是全球知名的病毒學專家,從事病毒研究工作已經五十年了。

這位幽默隨和的奧地利老頭神態矍鑠,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喝一瓶幹澀醇香的紅酒,抽一根產自古巴哈瓦的雪茄。

在環形工作台和鈦合金製造的房間中間,有一條五米長的走廊。

科斯恩繞過工作台,站在走廊前,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鏡框,伸手整理了一下衣領,然後抬起左腳,走上了走廊。

當科斯恩通過走廊的時候,安裝在周圍的步態分析儀、瞳膜檢測儀、臉部識別係統等,照出幾束紅綠光線,在他身上來回掃描,在驗證和確認他的身份。

完成身份驗證的科斯恩走到控製台前,伸出幹枯的手指,在一個機械鍵盤上,輸入一串隻有他才知道的安全密碼。

密碼輸入完畢後,鈦合金房間的門便被打開。

三名在一邊早已等候多時,身穿厚厚安全防護服的實驗人員,依次通過走廊。

而在中間一名的實驗人員手中,握著一個棱柱形的黑色啞光色澤的金屬容器,容器裏麵放著一片透明的培養皿。

“陳,珠(祝)尼(你)沉(成)弓(功)!”

當拿著棱柱形容器的陳明走過科斯恩身邊的時候,科斯科用蹩腳的中文向他說道。

隔著厚厚的安全防護服,陳明向他作出一個“OK”的手勢,然後慢慢走進了那間鈦合金製造的房間裏。

陳明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把手中的培養皿,放進那個巨大的圓柱形容器裏。

這個培養皿是亞曆山大·科斯恩和十幾位全球頂尖的病毒專家研究了整整五年的成果。

在篩選和培養了近十幾萬份的病毒毒株,才最終成功分離出一束“異能病毒”的原始毒株。

現在,陳明和另外兩名實驗人員要將這束病毒毒株封存進圓柱形的容器裏,等待下一步的病毒感染實驗。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不過,就在陳明和其他兩位工作人員進入鈦合金房間,將手中的培養皿完全放進圓柱形容器的時候,整個實驗室忽然劇烈的震動了一下。

“Attack!”

“Attack!!”

緊接著,安裝在實驗室裏上千個的偵測傳感器,發出受到“攻擊”的警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