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調笑著寶玉怎麼不多納幾個女人,這世上那個男人不是多打了幾袋糧食便想納妾了,但寶玉偏偏守著鴛鴦一個人。

每當有人說起這事時,寶玉總是正色道:“沒有鴛鴦便不會有我。這世上怕是找不著像鴛鴦一般待我那麼好的人了。”

雖然他也說不清鴛鴦跟著他,究竟是為了報老太太的恩呢?還是真的喜歡著他,不過除了鴛鴦,他這輩子不會再遇到任何一個女人會像鴛鴦一般,明知道他不行而還肯跟著他,願意陪著他千山萬水的從京城來到嶺南。又有誰會如鴛鴦一般,為了求得他的一線生機,不惜陪著他到處求醫?最後還真的拚命的為了他生了一子。

但無論如何,能得鴛鴦相伴,他此生無憾了。

薛寶釵番外:

“路是自己選的。”

薛寶釵永遠記得,當哲親王引薦她去見天慶帝時對她說的那麼一句話,他明白她的意思,但她也明白他的意思。

她一直不明白,像哲親王那般在宮庭中打滾的人,怎麼會對薛家那麼大筆的家財完全不感興趣呢?不但如此,還把她推給了天慶帝,雖然天慶帝待她也很好,她一進宮便被封為寧妃,生了徒暾之後,雖然徒暾一出生便被抱給了石皇後,但他也升她為寧貴妃,做為補償。

石皇後從來不禁著她跟暾兒親近,甚至看在暾兒的份上極為照顧她,天慶帝也由著她繼續做生意,她宮裏宮外到處跑,有時在泉州一待好幾個月,後宮朝堂上都有些微詞了,但天慶帝後從來不曾說些什麼。

她貴為寧貴妃,生意場上再也沒人敢找她的麻煩,手底下的幾個管事也服服貼貼的,不敢有二心,有時她在想,即使是嫁給了寶玉那般體貼的人,這日子也不可能比現在好了,寶玉最多容得她在京城裏做生意,怎麼可能會容得她將生意做到了泉州,賈府的名頭更不可能護得住她,讓她隨心所欲的做生意。

薛寶釵把所有的心思全都用在了生意上,她底下的商隊按著大皇子的建議帶回來了不少好東西,像是高產的玉米、土豆,還有神奇的橡膠樹……等,甚至還帶回了麒麟,讓天慶朝的聲勢再上一層,就這樣過了大半輩子,直到她累了、倦了,這才回到宮中做她的皇貴妃,然後便是母後聖太後,一直到今日。

暾兒孝順,隻要她在宮中,那怕政事再忙,也會日日來請安,暾兒的皇後也對她恭敬有加,幾個孫子、孫女也是活潑可愛,承歡膝下,可她這一輩子,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

“太後娘娘。”身旁的小宮女輕喚著,“聖上和皇後娘娘來給你請安了。”

薛寶釵揉揉額角,“聖上有先給母後皇太後請安了嗎?”

石皇後待她極好,她對石皇後也頗有幾分敬意,既使暾兒繼位,同時冊封她和石皇後為皇太後,石皇後為母後皇太後,而她則為聖母皇太後,但她也特意要暾兒,無論何事,必定要將母後皇太後放在她之前。

畢竟石皇後不但是暾兒嫡母,而且於暾兒有著養育之恩,相較之下,她這個生母除了給兒子掙銀子之外,並沒有為他做多少事。

小宮女楞了楞,低聲回道:“回聖母皇太後,母後皇太後已經在三年前去了。”

薛寶釵一楞,許久後歎道:“是啊,哀家幾乎忘了。”

天慶帝走了,哲親王夫婦也走了,石皇後也走了,這個宮裏就剩下她一人了。

“太後娘娘。”小宮女提點道:“聖上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扶本宮過去吧。”薛寶釵伸出了手搭在小宮女的手上,不能為了她誤了聖上的早朝。

望著跪了一地的皇子龍孫,莫名的……薛寶釵始終覺得有幾分孤寂。

縱然是子孫滿堂,富貴榮華,到底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