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事實證明,老楊對另一個人存在的蔑視成了他人生中最不可原諒的錯誤。

老楊迅速地投入工作中,他帶來的任務是要在A城組織一次聲勢浩大的進攻,他是這場即將到來的戰役的總指揮。如果不是橫空出世的另一個“老楊”,戰役會在三個月內打響,那是整個華北反攻戰役的一部分,不容有任何的閃失。如果事情真的如事先預料的那樣,老楊會與以前A城中那個傳奇一樣的人物合為一體,傳奇也將繼續下去。但是,老楊的雄心壯誌卻從一開始就遇到了麻煩,先是從A城不斷傳出“老楊”的消息,那消息像是一顆顆未爆的炸彈就飄揚在老楊的眼前。那些消息中的那個男人仿佛有無盡的活力,仿佛更像是真正的老楊。

城中的“老楊”忙碌於另外的事情,那件事情更接近於以前老楊的工作,像一把匕首插在敵人的心髒裏。他似乎早就忘記了曾經有過的一次血洗,早就忘記了還有過一個叫黃永年的熱血青年,早就忘記了曾經的被捕。大清洗之前建立起來的地下網絡在他的努力下重新煥發了生機,甚至,在大清洗之中遭遇厄運的一些人也陸續地活躍起來,似乎,在一些低矮的土房子裏,在煤廠,在機修廠的工作宿舍中,在樹林中,屋簷下,陰雨或者刮風,都阻擋不住“老楊”的鬥誌。

而最先對於“老楊”的複蘇有所察覺的是我的母親。“老楊”幾乎是公開地重新出現在A城,不可能不引起仍然在追尋戀人黃永年的母親的注意。就像是鴨子最早對春天作出反應一樣,我的母親,敏銳地嗅到了“老楊”的氣息。她很快就找到了接近“老楊”的機會。那是一所破蔽的小學校,教室早就廢棄了,房頂上、窗框上都生長著雜草,窗戶用破舊的木板封得死死的。教室內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熱烈,心髒要向外跳,手情不自禁地要向天空中舉,腳會覺得有了血湧流的衝動。我的母親就是這樣的感覺,那個時候,站在人群最後邊的母親,聽著“老楊”的演講,依稀感覺自己就是那個熱情四溢的青年黃永年,依稀就是目光中透露著無限憧憬的那個男人。他在講世界反法西斯的趨勢,講全國抗日的形勢,講革命的道理,講人生,講正義與邪惡的鬥爭,講你死與我活。那些充滿了激情的話語就像是風鼓動著母親的身體要膨脹,如果不是因為腦子裏那個頑固的念頭,我的母親寧肯隨著人流低低地呼喊著口號,揮舞著拳頭。可是那個叫黃永年的青年,此時,仍然像是她的一根粗壯的神經,牽動著她的身體和大腦。她不得不在沉浸其中的同時,把意識拉回到過去,返回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於是在集會的結束,她沒有浪費那次難得的機會,她越過人流,緊緊地抓住了“老楊”的衣袖,雖然她覺得那有些不太禮貌,她的手顫抖著,出了點汗。

破敗教室中的母親,腦子裏全是待解的疑問,而隻有眼前的這個其貌不揚、頭發飛揚的男人才能夠解決所有的疑問。她大聲問道:“你最近見過黃永年嗎?”母親的問話顯然比較突兀,這讓“老楊”有些猝不及防,那一刻,母親在“老楊”的眼裏看到一絲的恐慌與緊張。“老楊”張了張嘴,他說,“你說的那個人是誰?”他剛說完這句話,就有人插在了他們兩人之間。我的母親,在感到了頭上的稍微疼痛之後,便不省人事了,等她蘇醒過來,教室裏已經人去屋空,母親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看著這個陌生的地方和空間,她驚奇地發現,這間教室不僅破敗而且特別的狹小,更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屋子裏塵土滿地,沒有絲毫人來過的痕跡,仿佛這裏已經有一年半載沒有人來過似的。母親努力地在腦子裏搜尋著記憶,眼前狹小和不留痕跡的屋子與頭腦中人頭攢動的情景迥然不同,這是為什麼?

實際上母親的疑惑在以後的很長時間裏都久久無法消散,因為在那之後的若幹時間裏,我的母親再也沒有找到一個接近“老楊”的機會。那個“老楊”仍然在A城的許多隱蔽角落裏出出進進,次數頻繁,但是隻為我母親一個人隱沒。直到有一天,她在城東的城隍廟裏見到了真正的老楊,她根本不知道,有兩個老楊同時存在於這個城市中。她問起同樣的問題時,那個時候的老楊顯得十分的疲憊,神情頹廢,我母親甚至覺得眼前的這個老楊並不是那個真正地對黃永年的人生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物。而城中那個異常活躍的“老楊”更接近黃永年日記中的那個人,有極強的煽動力,更容易感染人、影響人。沉思良久,老楊好像想起了黃永年,他肯定地說:“我很久沒見過他了。他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