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耀298年,九月初九,普天同慶。
帝退位,九子慈律經萬民代|表大會批準,承繼大統,萬民代|表大會代表見證了新帝登基大典。
是年,高雲五十五歲。
退位後,高雲即乘船出海,下西洋。
至南糜州,摧枯拉朽,橫掃西夷殖民者,助印第安人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國家明恩。
十年轉瞬即過,高雲下西洋歸來。
在京城呆了三個月,高雲又踏上了行程。
柳絮漫天飛舞,三千禁衛護侍,一隊車隊駛出了京城,駛上了高速公路。
河北河南的高速公路早就建成了,真是賞心悅目啊,高雲滿足的歎了口氣,還是祖國山河更好,更賞心悅目。
河北河南的高速公路建的早,樹木已然參天。
到了黃河邊上,高雲沒有過河,車隊在黃河堤壩上的高速公路行駛。
這裏更美。
堤壩上是高速公路,兩側滿是林木,河外的一側,林木帶更達十五萬米,各種野獸隨處可見。
高雲把朱元璋製定的匠戶製度廢了,但又新增了一項,護林工。對黃河長江等大河,高雲製定了嚴苛的政策,動輒就是死罪。
近乎無限的投入、束水攻沙、全流域治理、大移民、大量泄洪區的開辟和建設、嚴苛高效的管理……水患已然絕跡。
在餘江,望著夕陽下,在潾潾的湖水旁跪拜的老人婦女孩子,高雲心潮澎湃,彎下腰去,深鞠一躬: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在毛烏素沙漠,夕陽下,站在黃沙上,高雲滿足的歎息,腳下的黃沙已然可以一眼望盡。
遠處,綠意盈盈……
高雲垂垂老矣,他半倚在車窗旁,凝望著一行行無邊無際的楊樹。
這是草原裏的秦直道。
如今,草原裏的秦直道,百裏一城。
秋冬之際,牧民就會往城池聚集。
城裏有藥,有大夫,有各種各樣的商品,而最重要的是城池能讓牧民們度過嚴冬,不虞凍餓而死。
不僅不虞凍餓而死,而且如果牛羊損失過大,朝廷還給救濟。
春去秋來,已是出行的第十三個年頭,他的足記遍及大江南北,沙漠高原。
北海,大明北部邊疆的盡頭,北疆之外是滿清建立的清國。
通往北海的秦直道,兩旁,十裏一小鎮,三十裏一大鎮,六十裏一小城。
小鎮人口不低於三千,大鎮人口不低於三萬,小城人口不低於三十萬。
除了秦直道兩旁的城鎮,其他地方大都沒有人居住。
這裏的人民風彪悍,武風極盛,有極強的組織性,民既兵,兵既民。
明耀321年,九月初九,帝薨於北海,葬於北海之北。
北海之北百裏是大明國土,帝諡號天聖,萬古為神州守禦北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