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圓圓山 圓圓觀(1 / 3)

“老袁頭!老袁頭!石像石像大門外的看門石頭不見了!”,高髻小道童慌慌張張,腳步更是匆匆,懷抱經書一路小跑。拐角盡頭茅草屋三兩間,當中橫書圓圓觀的破屋毛草已然不多了,近日接連大雨還能立著,破而不倒憑添幾分神異。

“大清早的嚷嚷什麼!天沒塌下來就不是什麼大事,往日怎麼教你的,戒驕戒躁一樣也沒入門,今日經書罰抄一遍”,灰發短須頭束高髻,深深皺著灰眉,身著短麻布衣看起來不像個道士倒像個砍柴的樵夫,步履緩慢竟然還在打著哈氣,看到小道童慌張的樣子心裏更是氣悶,都多少載過去了這精怪就是精怪,愚笨的不是一點半點。

聽到老袁頭一點不關心石像丟了,隻關心著罰抄經書,小道童心裏就是一陣起伏,臉色更是直接表露出來,由紅轉紫再轉黑,“先生,石像丟了啊!你真的一點不關心麼,為啥每次都是抄經書啊”,小道童心裏翻騰的厲害,不是不想抄,而是經書確實厚了一點,天知道那個《小圓圓觀長生訣》是誰創的,第一次抄寫差點連夜沒睡覺...

老袁頭也就是小道童的先生,至於為什麼不是師傅,老袁頭自有一番緣由,說什麼沒有師徒緣分,我沒資格做你師傅之類不著調的托詞,小道童聽得太多了。小道童心裏其實也是不大情願做他弟子的,自開靈智以來這老袁頭就沒正經教過一次心法道學,每次都是經書百遍其義自見,書中多的是心法道學之雲雲,聽得小道童頭疼的厲害,自己也是看的糊裏糊塗。

還有這老袁頭自稱圓圓上人,聽起來好像牛氣的不行,結果也就那樣,自己的茅草屋都無法入眼了,還有心思讓自己每日辰時大門外和石頭讀經書...沒錯是一塊讀經書來著,門外倆石頭怪算是自己的弟子吧,如果老袁頭不要了他可以代為收下,不然這倆不開竅的,可能是一輩子也別想化形成人身...

圓圓上人突然想起什麼來道:“兩個都不見了麼”,細瞧小道童神色再不問問門外的石頭,我這圓圓觀主人是不是太不著調了。其實圓圓山以內在圓圓上人眼中,猶如掌上觀紋一清二楚,隻是再不接石頭的話茬,小道童指不定怎麼腹誹自己了。聽到圓圓上人問起石頭,小道童的臉色才慢慢好轉,這不著調的觀主普天之下就他一人吧,趕緊把腹誹的念頭驅除,麵有急色“那石驢還在,石猴不見了”。聞言圓圓上人不急不緩的臉色出奇發生了變化,眉毛上翹眼角帶笑,“不出我所料還是這猴頭機靈一些嘛,這麼快就化形了,不過百載初生靈智,聽經不過十載就可化形,就是這頑劣的性子需要好好管教一番,不過下山了自是有人管教。那石驢怎麼樣了”。

“石驢近日靈智初生,還是渾渾噩噩居多,都是同一載雕刻怎麼差距這麼大”,小道童神色奇怪的反問。“自是本相石質不一而以,猴頭本就靈明之相,再加以乾耀石為根本,怎麼也比呆頭驢之相,大圓石之根本強出數籌”,說到這裏圓圓上人臉上一陣得意,看的小道童一陣納悶,開不了靈智還得意個什麼勁呢。

小道童會錯了意,圓圓上人得意的是本相猴頭已經化形下山去了,而另一頭笨驢還在渾渾噩噩度日,怎麼不令他心生愉悅,想到日後遇到另一頭呆頭驢的嘴臉,圓圓上人咧著嘴巴一陣得意,旁邊的小道童越看越感覺觀主不會傻了吧。得意一陣,意識到小道童還在旁邊,幹咳一聲道:“小魚啊,今日早課做了麼。”小道童心想又要我去和石頭讀書,原來還有個可以說說話的,現在就一個石驢,靈智渾渾噩噩估計也聽不懂我在讀什麼,還去幹啥,心裏如是想著也不敢說出來,隻得回複:“還沒做呢,不是少一個石猴,就匆匆來找先生了,現在就去”。說罷轉身沿原路回返,這次倒是不急不緩。待他走出小院,圓圓上人的聲音在他心中回響,“以後不用去了,石驢靈智初生過百載再說罷”。

小道童心裏一喜,不用來讀經書,以後每日可以睡到巳時,喜意還沒過半,突然想起還有一部《小圓圓觀長生訣》沒抄寫,跑的比辰時發現丟了石猴更快幾分,原路回返繞過圓圓觀,一間雜物一間住宿。回返的小道童看的圓圓上人眉毛上挑,鼻翼擴張雙眉之間隱現無奈,“精怪就是精怪!”反手關門,直身躺下幽幽鼾聲漸漸徐來...

圓圓觀圓圓上人圓圓上人本是一隻長耳馬猴,在北地崇山之中自是逍遙快活,然則天時久旱,再逢大妖驅逐,本就不好過日子的崇山小妖們更是苦不堪言。初生靈智懵懵懂懂的長耳,並不知該何去何從,尾隨其他猴群一路南下,因天生一對長耳,手臂頗長,樣貌與其他猴族不合,沒走多遠就被猴群拋棄,起初長耳還心生怨懟,本就懵懵懂懂也不知為何其他同族不知去向,沒過幾日才後知後覺自己是被故意丟下,究其因有可能是樣貌不合吧。一時之間不知該往何處,原本還有猴群在,本能的趨使猴子越多越心安,可現在涼涼晨風吹過,除了樹枝樹葉的碰撞聲,好像就剩我一個了,孤獨之感幽幽堵上心頭,原地沉默良久還是望向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