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理想,麵對現實
五月,天氣驟然就熱起來。“北京沒有春天”這話,從來不假。
好不容易熬過了期中淹死人的deadline狂潮,趁著期末的陰影還沒有完全籠罩,我得著了個小閑,趕緊夥同三兩好友衝到北大西門外的暢春園食街吃東西。
吃得心滿意足從飯店出來,眼前忽然閃過了幾團紅色的身影。看著真眼熟。定睛一瞅,原來是不遠處母校一零一的學弟學妹來這邊吃飯了。他們穿的,正是我兩年前脫下的那身紅白相間的校服。
幾個男孩子背著拖在屁股上的大書包,拎著一出校門就迫不及待脫下的校服,露出裏麵張揚的彩色T恤衫,勾肩搭背、談笑風生;幾個女孩子清爽的馬尾一甩一甩,嘰嘰喳喳地說著自己新買的發卡和年級裏轉來的帥哥,雀躍極了。
我呆呆地站在那裏,看著他們從我麵前走過、走遠。看到他們,就好像看到了兩年前的自己,想想竟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心裏湧起複雜的感情,很親切,很溫暖,甚至很羨慕。
我從不自詡是“老人”,但看到他們,才越發覺得,中學的時光有多美。
是啊,每天都要六點多起床、十二點之後睡覺,早上起來困得坐在馬桶上都打瞌睡,刷牙恨不得都閉著眼。胸口一直憋悶以為自己得了心髒病,一直幻想,在早上跑操時暈倒在操場上該是怎樣的拉風。於是跑去測了個心電圖,醫生說,累的,休息休息就好。果真,一放假就自愈。那日子,真心不舒坦。
是啊,每天從早到晚上課,到後麵副科都沒了,天天高考那幾門顛來倒去連上好幾節,看到課表就有種想吐的欲望。每個老師都一直強調自己的科目有多麼重要,一邊說自己的作業有多麼精煉精簡精華,一邊發下雪片一般的卷子。不,不是雪片,是雪崩。課間出去上了個廁所回來桌子就被卷子埋了,這可真不是傳說。
是啊,喜歡上了班裏的某某,看到ta就覺得生活充滿了色彩。結果老師圍追家長堵截的,一套亙古不變的“青澀果子不好吃”的說辭,配合嚴厲的懲罰措施,生生將懵懂情愫的小嫩芽按回了土裏。
是啊,“學生的主業是學習,學習,學習,要心無旁騖!”不能出去玩,不能打遊戲,不能談戀愛,不能……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能做,連對高考作文幫助比較小的閑書都看不得。
是啊,這樣的日子,有什麼“美”可言?
當時不覺得,現在回憶起來感覺可不同:一個班的同學每天聚在一個教室裏,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努力、為了一個夢想拚搏的日子,多美呢?那種“完美座位就是身邊坐著一個學習好的人,一個喜歡的人,一個好朋友和一個搞笑的人”的簡單快樂的生活,多美呢?那種可以經常回家,學累了就能推開房門和爸媽聊聊天、吃點削好的水果喝點泡好的茶的時光,多美呢?我們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還記得高三那年在北大上自習,吃完午飯在園子裏消食兒。我喃喃自語:“要是以後能來這兒上大學,該有多好。”說的時候,我還是個摸不著P大門檻的人。但是之前十幾年的讀書學習,和那三百多個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的日日夜夜,終於給了我想要的回報。於是我知道了,敢想,敢拚,就能做到。
是啊,我的中學生活很豐富。交了三教九流各式各樣的好朋友一大幫,也嚐到了戀愛的酸甜苦辣,體會到了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ups and downs,也學會了享受生活。總之一句話,吃喝玩樂啥都沒落下,沒留下啥遺憾。但直到收到北大通知書的那刻,我才感覺到,我的中學生活圓滿了,因為在青春裏,我沒荒廢追求理想的光陰。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最近很火。
青春終將逝去,那中學該怎麼過?青春該怎麼過?
網上有句話這麼說:“你不約會不戀愛不出去玩不逛街不瘋不鬧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戀不表白不喝酒不聚會不K歌,請問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嗎?”
別急著高興,還有這一句:“你要約會要戀愛要出去玩要逛街要瘋要鬧要叛逆要追星要暗戀要表白要喝酒要聚會要K歌,你不學習,請問你的青春狗會願意吃嗎?”
這兩句話我都不同意,因為最好的青春,是玩好,也學好。
我要約會要談戀愛要出去玩要逛街要瘋要鬧要叛逆要追星要暗戀要表白要喝酒要聚會要K歌,我還要學習!還要奮鬥!
在我心裏,這樣的青春才是圓滿的。
朋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