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傳言,天地有神,與靈者為伴,以逝者為指,並道為大同。因神僅需人間供奉,而魔需人間痛苦之源,故神極少降世而魔以人身世代接在人間,所古人信魔勝於信神,神降災於人,人族執迷不悟,神降神諭於世:"既為吾子,則征戰為萬世之痛,循環不止。吾子無信,則降靈嬰於世,神之三息一輪回,不可得己所想得,心生怨恨,往返萬代。”
自人類出現文字記載起,人類征戰不休,據不完全統計,在有記載的五千多年曆史中,共發生過大小戰爭一萬四千五百三十一次,平均每年近三次,無文字記載的上古,小型戰爭不計其數,人以為戰爭是因利益、恩怨、資源、情感而引發,卻不知戰爭是神為人留下的永遠的瘡疤。
上古時期,神,人,魔,鬼,仙,皆存於世間,女媧伏羲造人於天地間,麻於身,齒為外骨,甲為刃,腦為神思之餘,魂永世轉生不滅,神之三息為一百五十載,轉生一次,若人多,則野物少。若人少,則野物多,以此平衡魂之總數。而家禽牲畜類為人之所養,故十命分一魂,所以人們總見到野物靈動,而家禽呆滯,人們總喜歡食用野物,野物本身味道更好為其一,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野物一命藏一魂,即便死亡仍舊魂味濃重,所以人族也被稱為食魂族。
人不耐誘惑,上古之期,投於魔之懷抱,神族震怒,下發神諭,降下十子,謂之神嬰,輪回轉世不除記憶,生而精通神學,亡則蟄伏一百五十載,並每一神嬰天生既知自己所想求卻不可得,培養神嬰怨恨之心,以為禍亂人間,神嬰降世,世代輪回,初者不知己任,二世方知自己身,有神嬰不願為神之工具而背叛神,入仙家則為東北馬家,入佛家則為釋迦牟尼,入道家,稱李耳也。
神嬰世代有人指引,指引點醒神嬰者謂之神使;世代亦有取神嬰性命之人,謂之魔使,神使可查之人孔聖人為知,育人三千,死而為聖。魔使可查元之鐵木真,戮人億萬,亡他人之國滅萬族之種,隻為尋神嬰殺之。
每一百五十載,可輪回神嬰三人,四百五十載為一大輪回,神嬰十人,除一監督者,其餘皆為累世轉投而生。
古之神嬰可提三人,一者風水頂界鬼穀子是也。鬼穀子為初代神嬰,養世育人,方有合縱連橫,萬民一統之說。二者漢帝劉徹,欲得天下而不可,征戰四方,國力強橫無比,武將威震四方,北擊匈奴,繼入南越,殺人無數,終至大漢強而亡國。三者明末平西王吳三桂,惜陳圓圓而不得,怨恨滿心,引清軍入關,屠戮中華百姓,為人之不恥,卻為神之庇護。
蘇家有子,名小魚,世代轉世,無大功大惡,隻求世間一人心,千年不得卻無怨恨之心,世代隻求己愛之人不再為妓,求不再輪回,忘卻記憶,隻求一人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