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遼東八(1 / 3)

衝到明軍大營前的清軍鐵騎,射出了幾波重箭,給新軍戰士造成了近百人的傷亡,即使是蹲伏在地上或工事後,也是不能完全躲避掉建奴重箭的,可見清軍從小練就的騎射威脅性還是很大,不過在聽到後麵鳴金收兵的命令後,清軍騎兵毫不猶豫轉向逃離,三四千人馬,又丟下了近千,才堪堪逃離這片鬼域,這裏的一刻鍾給所有還活著的大清勇士留下了終身的陰影。

多鐸的及時止損,救了三千多騎的命,他就這點人馬,以一刻多鍾就死傷三四千的代價來看,即使全軍壓上,也不過是給別人送菜,多年戰爭的審時度勢使他本能地做出了撤退的反應,和多爾袞不顧前方將士還未完全撤下就率部撤退一樣,都是內心直覺使然,感到自己不是對手,毫無勝算,這樣的戰場但凡有兩三成勝算,他肯定還會指揮手下拚死一搏,奈何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是對麵壓倒性的遠程火力,太過嚇人,如果不顧一切往上衝,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全軍覆滅。

大清的幾個王爺久經戰陣,不象大明的昏庸文官那樣瞎指揮,他們一旦發現戰場傷亡不可接受,就會及時止損,寧可另尋戰機,也不會把自己手下有數的幾個牛錄消耗在絞肉機裏,牛錄多少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在他們眼裏每一個勇士都是非常寶貴的,大清就那麼點人,不似大明有的就是四腳羊,實在經不起過多消耗,尤其這裏一眼就看出是一邊倒的屠殺,更令多鐸心驚膽戰,根本沒有膽量將自己的家底全部賠上,所以立即下令收兵,即刻回撤,絕不糾纏。

薑瓖從望遠鏡裏看到建奴倉皇撤退,留下三四裏地幾千具馬屍人屍,內心的滿足感爆棚,自打大明和建奴勢不兩立以來,自己就沒見過這麼大的戰果,僅僅是一刻多鍾,死傷遍地。以前朝廷邸報說袁崇煥寧錦大捷,也不過百餘建奴人頭,而且是打了好多天的成果,今天自己所率新軍,以傷亡不足百人的極小代價取得了殲敵數千人,簡直就是喜從天降!

錦州城裏的關寧軍早聽到這邊乒乒乓乓響個不停,知道新軍大營遇到了建奴偷襲,也加強了防範,但僅僅一會之後這邊就無聲息了,於是大著膽子派出幾波夜不收過來查探,當看到新軍營地一側躺滿了建奴屍體的時候,這些夜不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緊接著快馬加鞭回去稟報祖大壽,總兵祖大壽聽聞也是喜出望外,毫不遲疑帶上一千多親兵前來查看。

薑瓖本來就看不上那滿地的破爛,新軍用不上,除了讓手下拖回來幾十具馬屍準備吃肉之外,別的真不想要,看到祖大壽來了,正好順水推舟,讓關寧軍去收拾戰場吧,搞得祖大壽心花怒放,那麼多戰利品不要白不要,尤其那些建奴重甲,那可是花錢都買不到的,千恩萬謝,這下發大財了,趕緊叫人回城多叫些人手來,自己帶的一千人真不夠搬的,搶戰利品那可是關寧軍的拿手好戲。

蘇克薩哈算是撿回條命,他衝鋒時在後麵,沒衝在最前,此時多鐸一看形勢大不妙立即收兵,剩餘騎兵迅速回撤,才讓他躲過了一劫,他們不知道的是,多爾袞那麵正麵的鼇拜等人近兩萬精銳鐵騎早已命喪黃泉,並已經回撤,等到他們垂頭喪氣帶著剩餘勇士返回正麵戰場的時候,清軍連綿的大營早已人去樓空,滿地狼藉,有的帳篷還在燃燒。清軍和明軍的中間間隔幾裏地全是層層疊疊的清軍屍體和死馬,那副慘狀讓多鐸和蘇克薩哈渾身直打哆嗦,這裏比他們剛才損失得多得多了,難怪沒人來通知他們,就這副戰場情況,能逃出去的都算是有福了。

不能停留了,得趕緊撤,撤得越遠越好,多鐸蘇克薩哈心照不宣,兩人還剩下一萬六七千人,再怎麼滴也要保存下這股老本,還是先去義州城看看吧,如果情形不對,那就隻能一路撤回盛京了,於是兩人隻是匆匆一瞥正麵大戰戰場,隨即馬不停蹄向義州城撤退。

盧象升和孫傳庭帶著幾十個軍官,心情愉悅地巡視了一圈又一圈,新軍成軍真正麵對麵和建奴的野戰,以極小的代價,給建奴以傷筋動骨的重創,建奴,蒙古韃子,漢軍旗,數萬人馬被殲滅,豬都知道這是一場數十年來的超級大捷,彪炳青史也不為過。以往不可一世的建奴被新軍按在地上打,說出去全國估計有一大半人都不會相信,可事實擺在麵前,神兵衛的武器裝備碾壓了騎射無敵的建奴,一切猶如在夢遊一般,連自己都感覺不太真實,所以要再三確認。

曹化淳高企潛兩個站在東風猛士上,已經開始放聲大哭,他們太清楚了,自此以後,自崇禎皇帝登基以來半夜都驚醒的遼東大劫難,完全解開,我的皇爺,你要是親眼看到這綿延幾裏地的建奴屍體,夢中都能夠笑醒了,他們的哭聲引來了更多的哭泣聲,那是新軍將士的哭聲,新軍大部分士兵都是和建奴有血仇的,如今一戰,血海深仇得報,哪還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很多士兵不顧不允許跪拜的教導,直接跪在戰場上,呼喊著父母兄弟姐妹戰友的名字,要讓他們在天之靈看看,自己沒有辜負你們的重托,這滿地的建奴屍體,就算是獻祭給你們了!

盧象升孫傳庭環顧四周,看到好多士兵在抹眼淚,他們沒有製止,因為欣喜之餘兩個人自己眼淚都掛滿了臉頰,天佑大明,陳年的瓦片總算翻身了,從此大明再也不怕什麼韃子入寇了!

此時隻有金子榮和孔丘內心惶恐,太多的人死去了,雖然這個時期的滿清不值得同情,屬於野蠻人狀態,可再怎麼說以後必然是同胞,為了以最小的代價,實現中華民族命運的改變,不得已殲滅了數萬人馬,這現場實在是不忍卒睹,完全就是個超級屠宰場,太滲人了,可是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否則無論是大明還是以後的大清死的人要多上幾百倍。

清軍入關後,中華民族人口直接減半,那可是幾千萬人的性命,都是在這幾十年裏殞沒的,那代價不是眼前幾萬人可以比擬的,所以即使再不忍心也得去做。鬆錦這一仗可以說達成了兩個戰略目標,第一,阻止了滿清入關,延續幾百年的漢人工業化進程,和科技發展就不會終止了。第二,初步建立了大明陸軍,已經有能力對周邊擴張,可以阻止毛子對北方遼闊土地的侵略,並有能力打敗任何想要踏入中華國土的西方強盜。

就是金子榮本人作為愛新覺羅後裔,雖然對於同胞死傷慘重有些不忍,可隻要是現代人都明白,爛透了的明末不下猛藥根本無法延續,即使大清入關後也還需要幾十年才算表麵安定下來,整個民族融合的時間長達兩百多年,而正是在這不知不覺的兩百多年裏,西方率先發展出了係統性科學體係,進行社會工業化改造,進而殖民全球,導致我們差點被滅國,這樣慘痛的教訓,不是以死幾萬幾十萬人能挽回的,因此,眼前自己同胞死傷再多,為了不重蹈覆轍,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