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和指導醫療廢物產生、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置單位製定和完善流感疫情下醫療廢物管理和應急處置預案,建立責任製,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
(三)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會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督促和指導醫療廢物產生單位及處置單位加強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置等工作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關專業技術、安全防護、醫療廢物識別、醫療廢物分類包裝、緊急處理以及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特性和防治措施等。
(四)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貯存、處置單位應加強相關物資儲備,包括防護服、防護眼鏡、口罩、防護靴,雙層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體溫測量設施,消毒藥品和器具等相關消毒物資,醫療廢物包裝材料,醫療廢物泄漏情況下的應急收集、清理設備,備用電源以及運輸車輛等。
(五)要加強對醫院汙水處理設施的監督和檢查,確保正常運行。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要加強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維護和檢修,並做好應對流感疫情下醫療廢物成分變化(如因消毒帶來含氯量增加等)後的設施運行準備工作。
(六)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不足的地區,應加快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並製定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應急方案。可選擇送至臨近地區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進行處置,或在本地利用備選設施處置。可備選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包括: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生活垃圾焚燒爐、工業窯爐等。運行醫療廢物處置備選設施的單位要做好運行準備工作,包括依照醫療廢物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的要求加強人員培訓,根據醫療廢物的特點(如熱值高、包裝大小等)對設施在技術上進行相應的完善等。
(七)傳染病醫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定點醫院和急救中心(站)應製定本院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方案,必要時建設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設施,並開展相應的監測工作。
七、應對要點
(一)流感疫情發生(本轄區出現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情形下,要立即啟動預案,按照預案要求處置醫療廢物。實行醫療廢物處置報告製度,承擔醫療廢物處置任務的單位應定期向所在地環保部門上報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情況,根據形勢的發展和監管需要可實行日報、周報或月報。
(二)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不足的地區,應按照應急方案處置醫療廢物。因特殊原因,確實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可對醫療廢物進行就地焚燒處置。
(三)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要優先收集和處置甲型H1N1流感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對設立隔離區的,隔離區產生的垃圾和廢物應當納入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可適當增加甲型H1N1流感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的收集頻次。有條件的地區,應使用固定專用車輛運送甲型H1N1流感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由專人負責,不與其他醫療廢物混裝、混運,與其他醫療廢物分開填寫轉移聯單,並建立台賬。醫療廢物運輸路線盡量避開人口稠密地區,運輸時間應避開上下班高峰期。
(二)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和指導醫療廢物產生、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置單位製定和完善流感疫情下醫療廢物管理和應急處置預案,建立責任製,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
(三)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會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督促和指導醫療廢物產生單位及處置單位加強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置等工作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關專業技術、安全防護、醫療廢物識別、醫療廢物分類包裝、緊急處理以及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特性和防治措施等。
(四)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貯存、處置單位應加強相關物資儲備,包括防護服、防護眼鏡、口罩、防護靴,雙層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體溫測量設施,消毒藥品和器具等相關消毒物資,醫療廢物包裝材料,醫療廢物泄漏情況下的應急收集、清理設備,備用電源以及運輸車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