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拉伯
一個中學生眼裏的阿拉伯:一是數字1、2、3、4……二是“天方夜譚”那本書;三是無休止的打仗。
哀悼
斯人其萎,懷念而已。其形式則是對死者家屬和其他人設置的場麵,可參與者的目的和心緒卻可以是各種各樣。
癌
①人口“土壤”的耕犁。
②眾病之王。
說若幹年後就可消滅此王,大半要落空。
新近出版了一本書(2013年2月),就叫《眾病之王》,是印裔美國醫生悉達多·穆克吉(SiddharthaMukherjee)所著,李虎譯。封麵就寫道:“一種古老而神秘的疾病,一篇永不服輸的戰鬥檄文,一場你我無法選擇的鬥爭。”可謂開宗明義。
艾滋病
亞當和夏娃沒趕上的懲罰。
埃菲爾鐵塔
偉大墜落之塔。
愛
一種是僅動兩片嘴唇的聲音,一種是融在骨髓裏的誓言。
愛情
一首佚名詩:我隻是看見她(他)走過我身邊,但是我想念她(他)直到我死的那一天。
也許沒有人知道這令人難忘的兩行字是誰寫的,或者是寫給誰的。
或者我們完全可以借過來寫給誰--不是借過來,是同樣的情愫的表白。
愛情小說
真正傳世的、動人的、不朽的愛情小說,都沒有幸福的愛情結局。
愛情與做愛
做愛是愛情的一種表達,也可以完全不是,乃為“動物本能”。
有愛情,可以做愛;沒愛情,也可以做愛。
沒愛情,可以不做愛;有愛情,也可以不做愛。
做愛當時(不計前後),愛情的成分最少。
愛因斯坦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最智慧的大腦、最完美的科學與宗教的結合者。
沒有多少人讀懂“相對論”,連這三個字也解不開。
更解不開的是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作為科學家,他說:“我想知道上帝的想法,其餘都是細節,或者說,上帝指明方向,科學家完成細節。”
中國古人則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按照愛因斯坦的思想和邏輯,可以說,上帝是光,仁慈博愛。醫生完成上帝的旨意,而行醫於人,成敗可能不是醫生所能完全抉擇的。
“上帝”是自然規律,是自然法則。
愛欲
僅僅將其理解為愛之欲望,乃是大錯特錯了。愛和欲有別矣!欲是感情釋放,愛是感情升華;愛應深入,欲則淺進。
不要把愛都說成是欲,也不要把欲都理解為愛。
案頭
思索是快樂的,
寫作是痛苦的,
完成是舒暢的。
暗娼
地上不讓做的事,就在地下做。隻要有賣的,就有買的;有買的,就有賣的。賺錢的可不止那幾個女人。
傲慢
過分的自我感覺良好。
B
白癡
幸福時光:小兒無知,老兒呆癡。飯來張口,衣來
伸手。
白雲
白雲飄逸,白雲舒卷,白雲如海,白雲似仙……
白雲給人許多遐想、許多夢幻、許多讚美、許多歎息……
但白雲讓我們懂得的主要是往來無常,多愁善感。
百年
百年而死,萬歲卻生。
斑馬
要好好觀摩它,然後再文身。
半
五成為一半,六十可及格,足矣!
半多為貶義,典型的是“半瓶醋”“半途而廢”,所謂“行百裏半九十”……
但半也有半的好處,半自有半的用處。
一半深沉(認真)、一半天真(隨緣),多麼好!可謂“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多麼坦然!
半聰明半糊塗,半愚鈍半聖賢。
半拚搏半自安,半江湖半神仙。豈不妙哉!
伴兒
他(她)到了什麼時候,便屬於什麼時候……
伴侶
據說有精神伴侶、生活伴侶、性伴侶、工作伴侶、說不清什麼伴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