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四個問題,我想一般都是考察求職者應變能力的。
她的回答非常切中要害,又不至於讓人抓住把柄。
“因為在目前的公司我已經服務比較長時間了,繼續下去雖然無慮,但顯然會給我的職業發展產生瓶頸。
我期望能找到更好的職業發展及鍛煉的機會。”其實這樣的問題也是我最開始求職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應聘者很容易陷入HR的陷阱。
最常見的情況是:HR:為什麼離開現在的公司?我想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和職位。
HR:難道你現在公司給你提供的職位不好嗎?也不是。
HR:那是什麼呢,將來你會不會也同樣評價我們公司呢?呃……接下來,我照例參加每兩周一次的管理層理會,擺在公司麵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定義公司的工作流程與職位。
在總經理的提議下參照歐洲總部的職位設置,經過大家的熱烈討論我們才最終確定下來。
我相信這是目前很多外資企業的職位設置。
當然對我來說,對它們的了解隻能是拋磚引玉,淺嚐輒止,簡單列舉如下:(Europe)Account(China)?這是目前我們公司一個大致崗位設置,在此我隻能就大家感興趣的方麵做一些膚淺的介紹:市場部。
根據每個公司的情況,一般會有銷售部門與市場部門兩個部分。
由於我們公司暫時隻做歐洲的市場因此就沒有在中國設置Sales這個職位,隻是由Account負責處理一些與客戶有關的商務方麵的問題。
市場部的職位對專業背景的要求因公司而不同,有的公司隻需要了解下產品就可以了,有的公司則需要很強的專業背景。
一般的加工製造業都不是非常的強調專業,至少我看到的大部分是。
項目部。
很多公司沒有這個職位,但從將來的趨勢來看大部分公司都會設置這個職位。
不過每個公司對這個職位的定義都不同,有的叫新產品開發,有的叫產品管理。
我覺得它有兩種定位,一種是偏向於新產品研發,一種是偏向於作為公司內部與外部的窗口。
偏向研發的自然要求專業或者產品背景,偏向於協調溝通窗口的自然更看中其他方麵的能力。
我們第四章外企崗位設置與麵試陷阱外企生活?公司由於現在一些項目都在向歐洲轉移,因此更加偏向於管理,對技術要求不高。
工程部。
這個部門我想我不用說了,大部分職位都是要求要麼有專業背景,要麼有產品經驗的人才。
對於加工製造業,我想更加看重產品經驗吧,當然專業背景加產品經驗就更加好了。
不一定非得專業對口才能做工程,我認識很多人,他們專業風馬牛不相及也做得不錯,那主要是經驗了。
測試。
我想應該是比工程部更加專業的部門,我就不再多說了。
供應鏈管理。
Sourcing,理論上說這個職位是需要產品或者技術背景的,因為它涉及到很多元器件的開發。
就我經曆的來看,每個公司也不同,有的公司更加看中商務方麵的能力,比如溝通、談價等。
這個職位對於專業的要求大概五五開吧,因公司而不同。
這個職位也是傳說中貓膩最多的,不過我不太了解。
采購。
采購基本上不需要啥專業,主要看經驗。
說白一點就是下訂單給供應商,然後要求供應商按時交貨。
生產。
估計是人都能做,主要看經驗或者溝通。
沒有經驗也行。
HR。
主要看經驗吧,沒有經驗就慢慢混吧,一般要求管理類專業,不過貌似啥專業都有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