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人類在進步,人類也在否定。一切科學的理論體係都隻是人們對經驗的總結,對眼前事物發展的認識,因此固有的科學體係隻能解釋人類認識到的環境,人類的已知總是有限的,而未知往往是無窮的。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剛剛蹣跚前行,宇宙探索也僅僅是依托於傳統科學理論帶來的認識,宇宙浩瀚縹緲,無窮無盡,我們的認知也僅僅是滄海之一粟,這也許就是人類仍舊沒有真正走出太陽係的根本原因吧。
我們的發現填補著未知,滋長著我們進一步前行的信念和認識,科學的發展正是需要這種不斷質疑,不斷探索,不斷發現,不斷想象的能力,想象永遠是科學發展史上的最明亮的燈火,指示著科學的前進方向。在這裏我們將會大膽的想象,盡情的讓思維遨遊,本書開篇之前不妨讓我們先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我們來到了一個沒有引力的星係之中,人類又該如何發展?而處在與地球不同環境中的生物,他們的科技理論體係又是什麼樣的呢?魚離不開水,人離不開氧氣,我們對於生活必要因素的常規認知,是否也是外星生命需要的生存條件呢?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於是我們便就有了電,科技也進入了瘋狂發展階段,日新月異,而如果我們生存的星球沒有磁場,我們的科技爆發的瓶頸又在哪裏呢?而那些沒有磁場的星球,如果存在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又會以哪種方式顯現呢?環境的不同,總會決定著意識形態的差異,也就造就了我們走向不同的方向。當前我們沒有離開銀河係,是否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銀河係的突破規律呢?當前頻繁報道的UFO事件,但是並沒有出現外星生物的入侵,是否是因為那些發達星係的生物的科技發展方向,在地球的環境中不能夠適用呢?又或者在他們的認知體係裏麵,我們並不屬於生命體呢?傳統的科學理論體係總是存在著各種適用的邊界條件,也許正是對這些邊界條件依賴,我們才久久不能突破認知,也許等著我們有一天真正的顛覆傳統理論體係,改變我們認知的時候,我們能夠真正的突破銀河係走向更加深遠的宇宙。
在本書裏2050年,隨著航空科技的發展,以華夏為中心的國際聯合航天局,開啟了火星登陸計劃,為了這次活動整整準備了20年,自從2030年人類徹底征服月球之後,以月球空間站為依托,開啟了長達二十年的火星登錄計劃的準備過程。2050年5月30日,在月球空間站建成的日子,人類開啟了曆史上第一次火星登陸計劃。在星際1號飛船飛行了100天之後,終於到達了火星,宇航員走出飛船的那一刻,看到火星上的一切,都有一種恍惚,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巨大的視覺衝擊和意識的顛覆之下,登錄火星的宇航員開始了火星的考察和實驗工作,宇航員駕駛者火星車駛過火星的一個一個的山丘,感受著異星的魅力。沙塵漫布下火紅的落日,越過山丘初起的朝陽都在展示著和地球一樣的美麗。有一天,他們越過一座山丘,竟然看到了疑似人類活動留下的遺跡,所有人都驚呆了,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看到地外文明的痕跡,他們內心忐忑,他們也小心翼翼,觀察著、研究著這份遺跡。
突然間,大地顫動,外星文明的遺跡分崩離析,落石滾滾而下,天地間沙塵彌漫,當所有人都感覺生命將會終止於這個異域星球的時候,這時候火星地底憑空出現的飛行器。讓所有人都很熟悉,因為地球上任何一本的關於不明飛行物的讀物都有描述,沒錯,正是在地球上頻頻而現的飛碟。當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時候,飛碟的艙門緩緩打開,裏麵走出來一個人,一個奄奄一息的人。“我的同袍曆經千年我終於等到了你們。。。”虛弱的火星人見到大家時說出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話語,隨後昏死過去。所有人都驚呆了,不僅他們看到了火星人,眼前的這個火星人還擁有著一副活脫脫的華夏人的麵龐,華夏人的語言。
好奇驅散恐懼,他們帶著這個外星人,進入飛船,當發現暫時沒有危險的時候,來自地球的宇航員開始參觀這個隻存在於未解之謎中的飛行器。這是完全不同於他們認知的飛行器,這座飛行器,采用著他們完全不了解的能源驅使,由於時間久遠,能源耗盡,現在這座飛行器也變得奄奄一息。隨行工程師,通過改造把探測車中的原能接入飛船,也隻能讓這艘飛船中的設備局部運行,當飛船蘇醒的一刹那,奄奄一息的火星人也開始蘇醒了過來,開始向所有人講述,不一樣的太陽係,銀河係,甚至是整個宇宙。。。
火星人用飛碟帶領宇航員重返地球,人類開始迎來新的挑戰,太陽漸漸開始熄滅,一顆猩紅的球體呈現在天空,太陽表麵沒有燃燒氣體的阻擋,太陽開始向整個太陽係釋放出巨大的磁場,太陽係的行星格局開始重組,人類更是麵臨著空前的太陽係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