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修明搖搖頭道:“楊大人,此物就是本官的問題。隻要你能答出此物的用處、名字,本官就答應你去查案。”
楊慎默然不語,看著這玉米,說不出半個字來。這種植物,與他以往見過的東西都不一樣,就是猜也猜不到嘛。但楊慎可是大才子,他看著酒樓周圍,種下了這麼多東西,便決定猜一把。
梅蘭鬆竹,肯定會悉心栽培,而且種得少。而眼前這些植物,卻種這麼多,而且好像種在菜地裏一般,故而肯定不是觀賞的。既然不是觀賞的,又種這麼多的,那就有可能是吃的……
楊慎想了片刻,回到:“此物,楊某認不得。但楊某估計,他是一種吃的,而且是大明罕見的吃的,從外邦來的?”
杜修明笑道:“果然是才子啊,楊大人說對了,這正是吃的。你剛才問我能不能煉金,自然是不能了。可這東西,卻比金子還要珍貴,饑荒之年,萬兩真金也有買不了糧食的時候,但這個卻能當糧食。”
“要緊的是,這種糧食,不需要太肥沃的土地,山區也能種植,吃了果實,還能當成柴禾,全身上下無一物用不到。若是此物能推廣到兩京一十三省,那多少山陵溝壑全都能種上莊稼,而且產量不敵。”
“田不拓荒而糧食增產兩成,民不加賦而國用多出兩成,楊大人,你想想這是何等功績?自太祖、文宗以來,國朝稅收越來越少,而百姓卻仍舊衣不裹體食不果腹,若能推廣此物,必是功在當代而利在千秋啊。”
“杜大人……此物,竟然如此厲害,可為何以前沒有?”
“此物來自海外,若要推廣,不僅得育種,還得教化百姓,讓百姓接受。”杜修明又道:“本官打算將此物帶去外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可惜本官去外地,還不知要什麼時候。楊大人,你若是願意替本官造福一方百姓,本官就替你查案。”
說來說去,還是讓楊慎外出為官。楊慎若是能帶頭推行玉米,那輿論上的壓力就小了許多。官場沒人敢說首輔公子的不是,仕林中那些年輕人,也沒有說得過楊慎的。能推行玉米,杜修明此去浙江,就至少有一件大功了。
若是楊慎也能去浙江,那就是喜上加喜。杜修明等著楊慎的回答,獨自一人在裏麵掰玉米,一顆顆放好。憑杜修明的體力,也掰了小半個時辰,才將這些玉米掰好,滿滿兩大籮筐。
等到再撒下去,再收獲之時,便能堆滿整整一個倉庫。不出三年,就能讓數十個縣的百姓吃到玉米麵。
待玉米掰完了,楊慎也想好了,開口道:“杜大人,我外出為官,答應你將這玉米帶去。而且,楊某不去別的地方,就去浙江。哪怕是當一任縣令,也認了。現在你能幫忙查案子了吧?”
杜修明聞言大喜,笑道:“好好好,隻要你答應了這個,查案的事情,交給本官便是。楊大人,回去之後,還望你和閣老說說。”
杜修明搖搖頭道:“楊大人,此物就是本官的問題。隻要你能答出此物的用處、名字,本官就答應你去查案。”
楊慎默然不語,看著這玉米,說不出半個字來。這種植物,與他以往見過的東西都不一樣,就是猜也猜不到嘛。但楊慎可是大才子,他看著酒樓周圍,種下了這麼多東西,便決定猜一把。
梅蘭鬆竹,肯定會悉心栽培,而且種得少。而眼前這些植物,卻種這麼多,而且好像種在菜地裏一般,故而肯定不是觀賞的。既然不是觀賞的,又種這麼多的,那就有可能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