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孫悟空和二郎神的爭鬥過程解讀為是唐太宗著了二郎神的鬼魂,是基於上述二郎神來曆的重要依據。因為二郎神姓李,唐太宗也姓李,都是二郎,唐太宗是叛逆者,二郎神也是叛逆者。在這個意義上說,神話故事中的孫悟空、二郎神就是同一個形象。
最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著這本《也說西遊》小書,是在基本構思後,經在老年大學演講、研討,又經邀請顧問、專家、特邀編審和編審論證,提意見,修改,幾經周折才最後審定的。有的問題盡管提得不夠係列,卻有很好很深的見解,對修訂起了重要作用。應該說這本書如果有點價值的話,傾注了大家的心血,是集體力量的集中體現。在此我表示誠摯的感謝!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編審的,有我在職時的全體班子成員,還有一些下屬單位負責人和職工。通過這次編審,再次表現出我們的團隊精神,使我深受感動,倍感溫暖,倍加珍惜我們之間的工作情誼和個人友誼。對此我再次表示感謝!
還應特別提到的是,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山西出版傳媒集團下的三晉出版社編輯老師,為本書出版付出了極大的辛苦,他的修訂彌補了本書很多的不足和錯誤,在這裏表示衷心的感謝!
侯荃
2012年6月10日
概述注解:
①吳承恩在開府介川毛公德政頌並序中,提倡“明告戒,振紀綱”,上務經國,下求寧民,神明在躬,天日可對的“王道之功”。在壽師相存齋徐公六十序中,宣揚“渴賢與善”、“求才用人”的輔相之道,宣傳“溯道脈,振儒風”,盼望“唐虞三代之盛,複見於今日”。見射陽先生存稿卷一、卷二。
②明史卷十七世宗本紀:“太仆卿楊最諫服丹藥予杖死”,“員外劉魁諫營雷殿,予杖下獄”。
③楊繼盛上書檢舉嚴嵩的十大罪、五奸,列舉如:我太祖高皇帝下詔罷掉中書丞相而立五府,九卿分理日常政務,殿閣之臣,隻是備顧問,看奏章,草擬詔製,因此載到《祖訓》中有這樣的話“建言設立丞相者,本人淩遲,全家處死”。等到嚴嵩擔任輔臣,儼然以丞相自居,挾一人之僅,侵百司之事,凡屬五府六部題奏、回複,必須首先當麵請求嚴嵩而後才敢起稿。嚴嵩值班的房子,百官奔走如市場,府部堂司,嚴嵩指使的人絡繹不絕,偶爾有一次稍微違背了嚴嵩的意圖,大禍會立即出現。等到辦事失誤,又嫁罪於人。這說明,嚴嵩雖無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權,而無丞相之責。他破壞了祖宗已定的規章製度,這是他的第一大罪狀。權力是人君用來統禦天下的工具,不可一日下移。嚴嵩以草擬詔旨自任,遂自作威福。用一人,即先對人家說:“是我推薦的”,罰一人,則又在眾人中宣布說:“此人得罪於我,因此才報複他”。群臣感激嚴嵩,超過感激陛下;畏懼嚴嵩,也甚於畏懼陛下。竊奪君上的大權,這是他的第二大罪狀。人臣做了好事則歸功於國君,做了錯事則歸於自己。如今陛下即使做了一件好事,嚴嵩必定讓其子嚴世蕃對人們散布說:“皇上本來沒有此意,是我建議才辦成的”,甚至將皇上聖諭以及嚴嵩所進的揭帖刻版發行,起名為《嘉靖疏義》,企圖使天下後世認為陛下所做的好事,全部出於他而後已。掩蓋皇上的治功,這是他的第三大罪狀。陛下命令嚴嵩起草票本本來是取君逸臣勞的本義,嚴嵩憑什麼而令其子嚴世蕃代替他起草票本,又憑什麼約集趙文華等諸位義子集體起草票本?奏疏剛剛送給皇上,就滿朝紛然,等頒下詔旨,則若合符契。比如錦衣衛經曆沈煉檢舉嚴嵩的奏疏,發給大學士李本草擬詔旨,李本即向世蕃詢問,世蕃則同趙文華一起草擬上報皇上,這是人所共知的。嚴嵩是以臣的身份而掌握國君之權,嚴世蕃又以兒子的身份而奪取父親的權柄,北京城裏有大丞相、小丞相的童謠。縱奸子篡奪大權,這是他的第四大罪狀。邊防軍事廢壞,都是導因於功罪賞罰不明。嚴嵩為輔臣,企圖令其孫冒功於兩廣,因此安排其表侄歐陽必進為總督,朋比為奸,結黨營私。將其長孫嚴效忠假冒的征蠻之功同朝廷遞送捷報,於是讓嚴效忠升任鎮撫。效忠因病離職,又由嚴鵠世襲代替,加授為錦衣千戶。嚴效忠、嚴鵠都是嚴世蕃豢養的乳臭小兒。冒領朝廷軍功,這是他的第五大罪狀。
仇鸞總兵甘肅,因貪汙暴虐被處以革職處分,嚴世蕃竟接受仇鸞的重賄,推薦為大將,後來知道陛下懷疑仇鸞,又互相誹謗以掩蓋最初劣跡。這說明勾結北方敵人的是仇鸞,而受賄引用仇鸞的是嚴嵩和世蕃。推薦不肖者應蒙顯戮,援引悖逆的奸臣,這是他的第六大罪狀。俺答侵犯內地深入劫掠,兵法上說應擊其惰歸。但嚴嵩卻說:“京邊不同勢,敗於邊可掩,敗於京不能,且俺答飽自退耳。”主張放縱敵人,因此丁汝夔傳令不戰。等到汝夔臨刑,然後才知道被嚴嵩欺騙。貽誤了國家的軍機,這是他的第七大罪狀。刑部朗中徐學詩因為檢舉嚴嵩,嚴世蕃被革職為民,後來又在考察京官之時,罷免其兄中書舍人徐應豐。戶科給事中厲汝進因檢舉嚴嵩、嚴世蕃被降職為典史,又在考察外官之時,逼吏部取消汝進的任官資格。考察官吏是國家的巨典,陛下掌握它可以激勵天下人心,嚴嵩卻竊取這一權力用來中傷天下的善類。搞亂黜免提拔官吏的大柄,這是他的第八大罪狀。五府、六部的權力都受到嚴嵩的阻撓破壞,而吏部、兵部尤其是大利所在,將官既然納賄於嚴嵩,不得不剝削於軍士;行政部門納賄於嚴嵩,不得不濫取於百姓。陛下雖然屢次加以撫恤,哪裏足以抵擋嚴嵩的殘虐之害呢?我擔心天下的禍患不在塞外而在域內。失天下之人心,這是他的第九大罪狀。先朝風俗淳厚,自從劉謹篡奪朝廷大權,才開始發生一些變化。至嚴嵩為輔臣,守法度的人被看做固執,尚巧滑的人被看做通材,堅守氣節的人被當做矯激,善於奔走的人被視為練達。風俗之壞,沒有比目前更嚴重的了。壞天下之風俗,這是他的第十大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