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喜歡讀《西遊記》,最早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西遊記》連環畫。七十年代我讀過清代線裝本《西遊記》,這是我記憶中最完整的版本。八十年代我讀過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的中國古典文學讀本《西遊記》,有些章節較清代版本有刪減。
童年,我被《西遊記》的神話故事迷住了,特別是孫悟空的英雄形象,成為我人生啟蒙時期的崇拜偶像。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時代的發展,每讀一次都會有一些新的認識。應該說《西遊記》對我的人生經曆和為人處世有著一定的影響。
《西遊記》被編成電視連續劇後,更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傳奇。最近不少電視台又播出了新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與原編電視劇《西遊記》,我認為和《西遊記》原著相比,還有很大差別。百家講壇也推出“大話西遊”,講得很有些道理,給我啟發很大,但還覺得有些不同理解。
據《南方文摘》轉載說,“新聞晚報”曾報導:複旦大學自主招生麵試時,竟出了“如來佛和玉皇老兒誰大”的怪題。
帶著這些疑問,我最近又讀了一次光明日報出版社新版精裝本《西遊記》。也可能是年齡的關係吧,看後覺得又有了一些較以往不同的看法和認識。俗話說:“年齡,節令,不到什麼時候不知道甚!”胡適先生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些話啟發了我,摒棄了自己文化程度低、悟性不深的顧慮,大著膽子試著說一說《西遊記》,或許能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今年三月份起,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草稿的寫作。我是個急性子,這段時間經常通宵達旦的進行工作。我的老伴兒任慧琴給了我極大支持和關心,沒有她的幫助,我不可能這麼快完成我的創作。我的長子侯學斌、二兒媳韓文麗在搜集資料、整理稿件、校對定稿、電子文字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現在的定稿。
應該感謝的是:
市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武耀儉,副校長張澤田,不僅提供了在老年大學進行專題研討的機會,還給我提了很多寶貴意見使我增長了很多見識。原山西省人民廣播電台特約記者任魯文先生,原市史誌辦要福生副主任,編輯武曉東分別在資料提供、寫作思路等方麵提了很好的建議和幫助。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山西大學書法研究院研究員、呂梁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成宏耀特意題寫了書名。
中國20世紀百佳謎人之一、中國謎語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謎語協會主席、山西省醫院協會文化專業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山西省汾陽醫院中醫主任醫師楊耀學先生為本書作序。
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郭世科先生,給我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議並欣然作序,給了我極大的支持和鼓舞。
我一直在鄉鎮基層工作,現已退休。雖然喜歡讀書,但由於基層工作的特殊性,具體事務比較忙,沒有寫作經曆。文筆較差,書中可能會有很多錯誤,不妥之處,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對我來說也是個進步。
侯荃
2012年5月1日
對名著的精彩解讀
序(一)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過連環畫、電視劇的演繹、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節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我的文友侯荃先生對這部名著情有獨鍾,深入鑽研,並把自己的解讀和體會寫下來,成就了《也說西遊》這本專著,這是一項文化成果和賞心樂事。我在認真閱讀他的書稿之後,又與他傾心交談數次。我認為他的選題是有意義的,書中頗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