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莫名其妙的穿越(1 / 2)

吳言止半趴著山頂的木柵欄,望著山徑台階之上,正拾級而上的人群。那黑壓壓的一片,如螞蟻一般。

四月的天氣十分適宜,山風清爽,正是踏青的好時機,難怪人多。

吳言止轉過身,變為背靠著木柵欄,遙眼望著遠處隱在迷蒙霧氣中的各個山頭,陷入沉思。

前天剛完成畢業答辯,還不錯,通過自是沒什麼問題,興許還可參加優秀畢業生評比。工作早已經簽好,鋼鐵行業下的一家軟件公司,薪資也還行。其實他本該先去實習一番,熟悉相應人事與工作流程。但他性子鬆散,既然不是必須做的事情,那自然選擇偷懶去了。

說是偷懶,倒也不是。這畢業旅遊之事,很早以前就已敲定,黃山之行是第一站,而且爬山也不見得輕鬆多少。

從早上八點開始,沿著後山的雲穀寺山徑一直往上,停停歇歇,到了中午十二點才算登上這第一個山頂平台。老家有一些小山,清明祭祖時也曾攀登,但和這黃山比起來,果真還是相隔極多。

從包裏拿出一根黃瓜啃了啃,又休息了片刻,元氣算是恢複大半,吳言止又沿著這山間小徑散起步來。

為什麼要畢業旅遊?是錢多人閑麼?倒也不是。吳言止此前二十餘年,還未有過自己一人獨自出外,四處遊覽的經曆,所以想體驗一番。不過這也隻是部分原因。

主要原因,還是想宣告舊生活已然結束,新生活即將開端。

吳言止平常沒什麼愛好,除了完成必要的功課學業之外,便是參加學校武術社團和機器人社團的活動。以及,最愛的讀書。於是生活圈子算不得大,是一個比較宅的人。

不過從此以後,從學生變為社會人的他,肩上的責任更多了些,他決定要變一變了。

山徑之上碰到了很多行人,有打情罵俏的情侶,有一步兩級台階的漢子,有老驥伏櫪精神抖擻的老者,有蹦了一會兒就蹦不動的小孩子,還有往山上挑物資的挑山工。吳言止走在其中,心不在焉。

一個人獨處於陌生環境之中,最容易思緒繁複,生出各種莫名其妙的念頭。他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態。

別人都說旅遊可以放鬆,看見壯麗的景色,遇到陌生的人,做一些平常做不了的事。但在吳言止看來,似乎也就這樣。

山丘疊嶂之間,石板鋪就道路,鬆樟立於道旁,行人往來,似乎都是這樣。沒什麼新意,也就沒什麼意思。

吳言止先是去了光明頂,站在這個最高的平台上四顧野望,而後又去了西海大峽穀,坐上纜車,看其下溝壑縱深,一下午的時光很快便度過了。山間平地之上已陸續有遊客紮起帳篷,窩在其中說笑打鬧著,吳言止也找了個地方住了下來。這山間的夜,可清冷的很。

次日淩晨四點,他就已起床。五點多會有日出。黃山日出,也有些名頭,興許有幾分意思。

慢慢悠悠到了光明頂,才發現不僅這處平台,連旁邊的小丘之上,也俱是站滿了人。吳言止笑了笑,大家的精力可真是一個比一個旺盛。

隻是還沒等到日出,山間倒是先起了大霧,將遠處的山峰全遮了去,隻餘幾個山頭在外,這份景象,倒真有幾分仙家洞府的意味。

氤氳霧氣彌漫,水氣與濕氣愈重,道旁灌木叢上也起了露。

終於到了日出的點,可是霧氣依舊,隻能見到那迷蒙深處一彤圓日的影子。於是等待良久的人群開始躁動,該是有些生氣,這起了個大早,又被山間冷風吹了許久,結果沒看到想看到的東西,如何不生氣。

吳言止斜靠在護欄之上,望著前麵的人群,他倒是覺得這人群比那日出有意思的多。笑著搖了搖頭,他轉身離去。

其實繼續等,日頭漸高,會將霧氣驅去的,那時,自能看到日出。但他懶得等,昨天沒去飛來石那處,乘著現在人少,正是好時機。

沿著山路上上下下,彎彎繞繞,走了三十多分鍾,終於看到了那塊久負盛名的飛來石。沿著圍起的小路走了過去,便到了石頭底下。

如此大的一塊石頭,在風雨吹刮之下,已是圓潤無比,底下更像是與地麵分開的一般,無怪被人說是飛來石。

吳言止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塊石頭說不定是被人雕就的呢?那些山間的道士們,故意挖去底下的根基,令本來連在一體的小丘,變成了一塊石頭立在山台之上。

這麼一塊突兀的石頭,除了神靈搬來,還能是什麼呢?於是作為黃帝飛升之地的黃山,也就愈加神秘詭異,仙氣彌漫起來。

靠著飛來石盤腿坐在地上,望著遠處山景,吳言止隻覺心中念頭如那霧氣一般不停湧動,於是掏出手機,寫了些文字:

登山,目日,遊林間。

順層階漸至,撫輕風長嘯,觀霧彌蒙山間,見鼠躍伏鬆上。

似胸生大氣,卻自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