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清楚你在哪裏--適應比改變更重要(1 / 2)

進入職場以後,你就不再是一個學生,從校園到社會,環境變了,生存的規則也一定會隨之改變。不懂得主動調整自己適應環境的人,終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最好的改變,不是要求外界或別人改變,而是先改變自己,像海綿一樣不斷吸取環境中的營養和能量,建立自己的正向積極影響力,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外界、影響他人,最終達到改變他人、改變環境的目的。適應環境,就是改變環境的開始!

無法選擇環境,但可以選擇適應環境

有一個帖子曾經在網絡上很流行,這個帖子把60後、70後、80後、90後四代人所處的社會大背景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括,節選幾段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60後的無奈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

·當我們需要讀書的時候,趕上了“文化大革命”

·當我們需要就業的時候,趕上了裁員

·當我們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碰上了隻會讓人照顧的90後

70後的無奈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奶粉買不到

·當我們長身體的時候,吃肉要靠票

·當我們要買房子的時候,福利房沒有了

·當我們要上大學的時候,大學生貶值了

·當我們要談戀愛的時候,愛情也變成“錢情”了

80後的無奈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

·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

·當我們不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

·當我們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

·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90後的無奈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奶粉裏有毒了

·當我們長身體的時候,隻能吃垃圾食品了

·當我們要上幼兒園的時候,開始亂收費了

·當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畢業就是失業了

帖子寫得還算客觀,看完後我們就會發現,原來很多人以為80後、90後很幸福,從小有父母捧著愛著,沒有壓力,沒吃過苦,但現在看來,誰比誰更幸福,這個問題似乎很難下結論了。隻能說,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成長環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也不一定比誰更幸福。每個特定的時代,都會給人們帶來特定的挑戰與壓力,當然也有特定的機遇與空間。再過幾年,00後也要進入職場了,他們麵對的情況也還是一樣--挑戰與機遇並存。

駱駝為了適應沙漠,長出了駝峰;斑馬為了適應草原,長出了條紋;長頸鹿為了吃到樹葉,變成了長脖子。從古到今,已經有無數事實在不斷證實一個真理--適者生存。我們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年代和環境,唯一可以選擇的是如何去適應環境!

贏了輿論,輸了工作--“最牛女秘書”的反思

2006年4月7日晚,EMC大中華區總裁陸純初要回辦公室取東西,走到門口才發現自己沒帶鑰匙。此時他的私人秘書瑞貝卡已經下班,他試圖聯係未果。陸純初非常生氣,數小時後,還是難抑怒火,於是他通過內部電子郵件係統給瑞貝卡發了一封措辭嚴厲且語氣生硬的“譴責信”。

陸純初在郵件中說,“我曾告訴過你,想東西、做事情不要想當然!結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鎖在門外,我要取的東西還在辦公室裏。你自以為是地認為我隨身帶了鑰匙。從現在起,無論是午餐時段還是晚上下班後,你要跟你服務的每一名經理都確認無事後才能離開辦公室,明白了嗎?”(事實上,原信的口氣比上述譯文要激烈得多)。陸純初在發送這封郵件的時候,將郵件同時抄送給了公司的其他幾位高管。

瑞貝卡兩天後在郵件中用中文回複說:“第一,這件事我並沒有做錯,我鎖門是從安全角度考慮的,如果一旦丟了東西,我無法承擔這個責任。第二,你有鑰匙,你自己忘了帶,還要說別人不對。這件事的主要責任人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錯誤轉移到別人的身上。第三,你無權幹涉和控製我的私人時間,我一天隻有八小時工作時間,請你記住,午餐時段和晚上下班以後的時間都是我的私人時間。第四,從到EMC的第一天直至現在為止,我工作盡職盡責,也加過很多次班,我從沒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要求我加班是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無法做到。第五,雖然咱們是上下級關係,也請你注意一下說話的語氣,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問題。第六,我要在這強調一下,我並沒有猜想或者假定什麼,因為我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必要。”

本來,這封咄咄逼人的回信已經夠令人吃驚了,沒想到瑞貝卡選擇了更加過火的做法。她回信的對象選擇了“EMC(北京)、EMC(成都)、EMC(廣州)、EMC(上海)”。這樣一來,EMC中國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這封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