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又一次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儀式完畢立馬安排薛蟠的婚事,四下送請柬,一切忙忙碌碌。薛蛟親去揚州林老爺府上送請柬,並送上謝師禮一份。仍然是成箱的小人參,外加整斤的上等燕窩。林老爺自娶妻後,有賢妻孝女在側,官運亨達,身體愈發康泰,再不似當年的死灰之色。另,林夫人已經懷胎四月,林黛玉要添兄弟了。
林如海感激當年薛蛟送信且建議續弦一事,讓黛玉給薛蛟奉茶。薛蛟偷看林黛玉一眼後不敢再說話。林黛玉也不敢看薛蛟,兩人目光相撞時,都刷紅了臉。黛玉奉茶後就退出了客廳,去後院找母親去了。
林如海薛蛟師徒倆談起皇帝,談起翰林院,又說起鹽政,兩人再計較些詩詞,薛蛟當下在林家客房歇息一夜不提。
第二日林如海去衙門辦事前又和薛蛟輕談一麵,讓薛蛟去他的書房撿幾本書帶走。薛蛟領命,選了幾冊經濟方麵的典籍回去。第三日,薛蛟拜別林如海坐船回金陵。
薛蟠的婚禮辦的很熱鬧也很急。主要原因是薛家現在需要金陵京城兩頭跑,很多時光耗費在路上。薛蟠和薛蛟早已做下規劃,南北發展。薛蛟在京城當官並照顧京城及附近幾省的產業。薛蟠在金陵照顧南邊所有產業。由於時間緊迫,薛蟠婚禮的第二天薛蛟就跑路回京城了。一是他要趕回翰林院上班,二是在家裏停留的每一天都讓他苦不堪言,天天被媒人親朋騷擾,臉一天要紅好幾遍。這段時間苦的不止是薛蟠這個新郎,更苦的是薛蛟--這個新郎的兄弟還是個黃金單身漢!離去前,薛蛟將一對雕刻精美的黃金鐲,一對通透的白玉鐲,以及一個黑沉沉的玉鎮紙交給薛媽,讓她轉贈來府拜訪的林如海父女。由於林太太懷著身孕,故林如海請假帶林黛玉來恭賀薛家喜宴。林如海父女收到薛蛟的禮物後(當然他們沒有說這是薛蛟的禮物,隻當是薛姨媽贈給林黛玉的登門禮),回贈了一把白金折扇,並三千兩銀票做回禮。當然,除了這份回禮,林老爺給薛蟠的婚禮贈儀也是三千兩銀票。薛家人怎會認不出這白金折扇乃是薛蛟之物,隻是不見薛蛟使用已久,當下明白。兩家大人正式決定為薛蛟林黛玉定親。林如海父女回揚州後,薛家就派媒人上門提親,並送來名帖。林家也回了名帖。兩家商定後年春節兩人成親。
這邊薛蟠香菱成親後,恩愛無限。薛蟠不是上輩子的呆霸王,而是這輩子的薛文起。薛蟠為人既文雅,又豪爽,還有情,重義氣。之前他經常在外做生意,四處奔走,現在成家了就縮減活動,守著香菱過日子。香菱雖然呆,可是聰慧可人,這些年和甄夫人一起,學著管家做事,到了薛家經過薛媽的指點,已經可以當家立紀了。一家人和美不提。這邊薛二老爺看著大哥家如此給力,也讓大兒子薛蝌努力讀書,試考今科童試。劉先生薛蟠自然經常過來幫忙,這年薛蝌取得第三十五名的成績,成為正式的秀才。薛家少不得又宴飲一番。聽得薛家又出了一位秀才,還是薛蛟的堂弟,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以及江南甄家的子弟們不免又挨了一頓打罵。
這邊薛蛟坐快船不幾日抵達京師,趕去翰林院上班。他成日泡在典籍館中,各種古怪書籍數不勝數。除了傳世經典,更有數之不盡的傳說本,孤本,遺本。在書海裏暢遊,這種工作這種生活簡直像魚兒入水,‘富貴閑人’都比不了。
皇帝基本每十日或者半月會召見薛蛟一次,李方張讓也是。下班後三人經常在聚星樓相聚。聚星樓現在是京城名店,特別是三位新科進士經常前來,同科的其他進士,部裏的翰林包括劉翰林等老資格也經常前來吃喝賞玩留下筆墨。隻不過這些筆墨都沒有落款,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很多人會私下向小二掌櫃打聽某某字畫出自何人,聚星樓的人一概表示不認識。時間久了,很多筆墨下方還連接有續稿和賞析,此又成為一時佳話。店鋪生意盈門,聲明顯赫。很多老資格都會微服前來,隻做遊戲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