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那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個英雄,十七歲的少年英雄。”

“他的劍呢?”

“他的劍就在他的手中,也在他的心中!”

“那是怎樣的一柄劍?”

“他的劍,就像是孤城萬仞、千山寒雪,又像是花開陌上、十裏春風,還像是絕域茫茫、蒼遠遼闊,給人一種說不清楚道不明的感覺。”

“真是一柄奇怪的的劍,明明是同一人卻能使出不同的劍。”

“相傳在他十七歲那天,他孤身前往西域赴約,挑戰群山之巔,玉門關前,仰天大笑,徑直向西,杯酒就斬殺了花無月。於是他的劍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我知道的,是叫曉風殘月吧。”

“對,他是最了不起的人,仗劍行走江湖,所到之處,戰無不勝。”

“可是,他現在在哪裏呢?”

“人猶未歸,人在歸途。”

“但我聽聞他消失在南疆的十萬大山裏,一去不歸了,人們都說,他已經死了啊。”

“他沒有死,他會回來的。”

“真的?”

“真的,就像他當初邁進昆侖雪山,所有人也都覺得他一定會死……但他還是回來了。”

“他的歸路在哪裏呢?”

“路就在這裏。”

“這裏?”

“路在他的眼底,路在他的腳下,路在他的心中。”

“那他為什麼還沒有歸來?”

“因為他沒有用心去感受。”

“所以他找不到?”

“雖然現在找不到,但總有一天能找到!”

“你一直在等著那一天?”

“是的。等到那一天,春風將消融萬載的寒冬,流星將會劃亮亙古的夜空。他將會依循著內心的呼喚,就像聽著已經遠去的戰歌,一邊隨著輕聲吟唱,一邊拔出他的凜冽長鋒,踏上歸路,那時的他將無人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