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禍起蕭牆(1 / 2)

南北朝時期,北魏劉宋南北對峙。

劉宋天順元年四月二十八,正值皇帝劉義興繼位滿半年。這天午後,建康城太子府內,太子劉建安正在讀書。太子十四五歲年紀,容貌甚是清秀,膚色較常人白些。這日是太子太傅吳嶺溪講解周易,周易開講已經有一段時間,今日講到複卦,太子甚是癡迷,正在認真聆聽,這吳嶺溪六十歲上下年紀,身材矮胖,肚子甚大,臉上一副無可無不可的姿態,感覺頗為隨性灑脫。

他在紙上由上自下依次畫了五條斷線,最後畫了一條直線,說道:“雷在地下,一陽來複,萬物周而複始,萬事成敗相接。”聽到萬事成敗相接,太子突然想到皇帝欲大舉北伐之事。問道:“發動戰事,便也是成敗相接嗎?”吳嶺溪說道:“萬事當然包括戰事,隻不過戰爭來的更直接一些,勝仗之後總要有敗仗,進攻後總要有撤退,即便功成建國,也總有覆滅的一天。”太子追問道:“既然知道成功後要失敗,那人為什麼還要追求功名?”吳嶺溪拍了拍肚子,笑道:“既然吃了要餓,為什麼,“複”好比在河的兩岸折返。如果真正了悟,也就不是凡人,那麼此岸既是彼岸,便無需“複”了。”太子聽聞此言,癡癡不動,楞在那裏。吳嶺溪不再言語,容他思索。

還吃?”太子神色一亮,說道:“吃東西為活命,功名利祿是為活人,凡人無法逃脫。”吳嶺溪甚為高興,繼續說道:“凡人一生逃不開這個“複”字其時尊儒重佛,少有人學習周易,周易被當做占卜用的卦書,吳嶺溪家學淵源,自幼研習,五十歲後有融會貫通之感,但也隻是自學自得。隻是太子聽說周易後倍感興趣,吳嶺溪也樂得有個傳承。自講授周易以來,太子表現出異於同齡人的成熟,仿佛曆盡滄桑,好多易理成人也未必懂得,太子卻一點就透。因此這師徒二人,一個教的起勁,一個學得通透,均是樂在其中。

一片寂靜中,突然遠遠傳來一陣嘈雜之聲,片刻,有人走近,房門外有聲音說道:“啟稟太子。”太子微微側頭,神色鎮定道:“進來說!”太子府侍衛統領連峻進來跪下,雙手作揖,說道:“護城軍將太子府團團圍住,隻說是奉領軍將軍惠達之命,保護太子,禁止任何人進出。”這連峻身材瘦削,臉上一道深疤,神態剛毅狠辣,自他嘴裏說出這驚天訊息仿佛尋常小事,語氣極其平靜。

吳嶺溪暗暗稱奇,挺著肚子緩緩站起,問道:“領軍何人?有多少兵力?”連峻回道:“領軍惠成,兵力近八千。”吳嶺溪向太子說道:“惠達派他弟弟親自圍太子府,他自己應該已經在皇宮了。”太子雙眉微皺,問道:“惠達敢弑君?”吳嶺溪沉吟道:“情況晦暗難明,需要早做打算,如若惠達弑君,惠成必進府戕害太子,如果逼宮失敗,惠成會進府挾持太子,如若逼迫皇帝退位,則會有旨意到來,惠成會隨旨進府監管太子。惠成圍而不動,應該再等消息。”

太子聽聞惠達謀反,父皇遇險,他一生從未遇到如此凶險之事,不由得心髒砰砰亂跳,思索片刻,聲音微微顫抖,說道:“此刻無論如何,我不能落入惠成手裏,成為父皇平定叛亂的阻礙。”他不敢多想皇帝遇難的景象,轉頭凝視連峻吩咐道:“從東門走。”連峻一臉冷峻,簡短回道:“是!”轉身出去準備。

太子轉向吳嶺溪,雙手作揖,深施一禮,說道:“此番連累太傅了!”吳嶺溪聽太子說“從東門走”,知道太子並非硬闖出府,如要硬闖靠近河邊的西門是最佳選擇,相處半年,他深知這位小徒弟滿腹韜略,深藏不露,他要走東門,必有機關密道輔助出府。他看著向自己作揖的太子,一張稚氣未脫、白皙俊秀的臉,本應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卻要承載著國恨家仇。此去要經曆多少血雨腥風,再見這張臉也將是滄桑密布、滿麵磨礪了吧。饒是他清靜無為,灑脫隨性,也不免鼻子一酸,淚水上湧。

吳嶺溪眼眶濕紅,從袖中拿出一本古書,扶住太子的胳膊說道:“太子殿下,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見。這本周易還沒有講完,就送給殿下,上麵有詳細的注解。太子天資聰穎,隻要潛心研讀,必將受用無窮。”太子接過周易,想到師徒緣盡,心情激蕩,不知如何說起。吳嶺溪頓了一頓,說道:“太子此去,籌謀天下大事,一定記住“進用坤,守用乾”六字。”太子微微錯愕:“乾主動,坤主靜,如何反著用?”隻覺乾坤輪轉、奧妙無窮,此刻無暇細想,回道:“學生記下了。”

門外腳步聲細碎傳來,隻聽連峻在門口說道:“殿下,請動身。”太子衝著吳嶺溪微微頷首,轉身出門,門外十餘名侍衛勁裝結束,身上背著包裹,想是路上用度之物。十餘人奔東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