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心靈和學業的雙重打擊都有點大了。
於是,清大其他係的學生們就驚奇地發現,那些電工係的男生們,最近一個個天天在圖書館從早待到晚上,像是打了雞血似的在狠狠啃著電工係的課本。
但是事實證明,智商的差距有些時候還真不是勤奮就能彌補的。再加上顏夕同樣日夜不綴,沉迷於研究電子科技,也如他們一般地努力。
電工係的男生們挑燈夜讀,也沒有趕得上顏夕的進度。
顏夕保研之後選擇了清大剛剛開設的新專業——人工智能。
現在,在這個世界裏,人工智能正是方興未艾。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在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的研究,誰能率先攻克這個領域的難題,誰就能在國際上取得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領先地位。
顏夕現在研究的課題是人工智能與藥品研發,她之所以會想出要研究這個課題,其實還是受當初費爾曼質疑中醫所得到的啟發。
中醫在中國和櫻花國源遠流長,可到了西方就成了沒有科學依據的巫醫。最大的問題還是因為不能得到切實的科學依據證明其原理。
顏夕就想著能否有這樣一種人工智能,可以自動分析食品藥品對人體產生的益處和危害,並且可以模擬在服藥之後一天、一年甚至幾十年後的持續性影響。
就是說,這個AI,還可以模擬一個人在持續服用藥物幾十年後的改變。
這樣就可以更加直觀了解清楚食品藥品的副作用。
更為關鍵的是,現在一項藥品在推廣之前都需要為期數年的臨床實驗。顏夕的發明如果成功了,新藥的推廣則可以變得非常快速,疑難雜症包括現在的不治之症,或許會被提前幾十年攻克。
顏夕現在的碩導正是她本科的係主任趙明教授,人工智能是趙教授的專攻課題。當初顏夕提議將醫學與人工智能兩者結合,趙明一開始擔心這一項目對於顏夕來說太過野心勃勃。
但是在顏夕幾個月沒日沒夜、廢寢忘食的研究之後,她真的成功研發出了這樣一款人工智能。
顏夕還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希光”。
希望之光,希望這能成為人類醫學進步的曙光,讓絕症中的人們看到希望看到未來的光亮。
顏夕的研究依然處於實驗的階段,她現在正在對這個人工智能當中進行大量的測試和模擬。
絕大多數的藥品和說明書上寫的副作用和療效基本相差不大,但是顏夕也見了不少效果不好副作用卻非常明顯的藥品。
而她在檢測一款陸氏集團治療M型病毒的藥品時,發現這款藥品雖然短時間內效果顯著,但是十年以及幾十年後,會導致患者產生各種早衰的病症,還可能會完全喪失對任何病毒的抵抗力。
盧氏集團的這款藥品是全國治療M型病毒最有效的特效藥,雖然盧氏集團賣的很貴,但是患者卻不得不購買。
藥品安全是比食品安全更為重要且緊急的問題,顏夕在發現了問題之後,立刻聯係了自己的導師。
並且與導師一起將聯合聲明的報告發給了盧氏集團製藥廠所在的N市藥品監管局,希望他們能夠趕緊撤回這一藥品的生產。
隻是他們還沒有等到藥監局的回應,顏夕發給藥監局的郵件竟然被人放到了網上,瞬間就再次又被頂上了微博熱搜。
“影後攜私報複前未婚夫,意圖拖盧氏集團下水”“藝人能否專心研究學術”等等唬人的標題,立刻被各個媒體置頂。
文章裏麵先是闡述了一遍阮夕與盧費的恩怨糾葛,然後又是將盧氏集團治療M疾病的藥品的臨床實驗證據放了上去,證明這個藥品在三年臨床階段的確有效。
之後又將顏夕發給藥監局的郵件照片放了上去。顏夕的研究是基於一項人工智能的數據。對比上麵的人體實驗數據,就顯得不那麼令人置信了。
這年頭,人工智能依然是有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就比如前不久那個人工智能駕駛的汽車出事。普通大眾依然並不相信人工智能可靠。
最先報道的媒體如此措辭用段,可謂是意味深長了。
瞬間下麵就有一大批網友質疑阮夕目的不純,還有人說影後就應該好好去拍電影,一個戲子搞出來的學術研究,誰會相信?簡直可笑!
還有一些M病毒的患者,有一些在顏夕微博下麵留言,擔憂地詢問是否確有其事。
也有很多人跑到顏夕的微博下破口大罵,顏夕個人恩怨卻要牽扯他們這些病人,簡直是謀財害命黑了心。
顏夕看著手機裏推送的新聞,勾起唇角一笑。
這個高價藥品的背後,意味著巨額的利潤。
這後麵沒有盧氏集團做推手,她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