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年間,淮安府出土了漢朝名將韓信的兵器龍吟槍,一時間讓這個沉寂的地方熱鬧起來,各路豪傑紛湧而至,想一睹為快,當然,其中也混入一些打歪主意的奸佞之人,試圖將龍吟據為己有。
朝廷聽說這個消息,立即派出特使前往淮安府,意圖將龍吟帶回京城。
淮安府知府黎世文更是藏不住喜悅,認為隻要將龍吟交給上級,自己會從中獲利,並打算在京城特使到來之前進行一次展出,向世人炫耀一番,日子定在八月十五這天。
淮安府所轄縣城的各路人馬一聽說八月十五將在淮安府進行一代名將韓信的龍吟槍展出,在八月十五之前紛紛趕到淮安府,城中客棧早早就被住滿,各類酒肆、紅樓一時間生意暴漲。
桃源縣少年劉懷仁聽說消息後,也想一睹龍吟風采,便邀約同鄉好友郭闖一同前往淮安府,一路上,郭闖不停地向劉懷仁詢問龍吟槍的來曆,為何韓信死後被葬山西,他的兵器如何會出現在故鄉淮安府?
劉懷仁對此也深感好奇,更加深了對龍吟的興趣。於是,加快了趕往淮安府的速度,不消幾日,二人便順利到達淮安,找到一間客棧住下。
八月十四這天,好奇的劉懷仁向前來送水的店小二打聽龍吟的故事,然而店小二對龍吟也知之甚少,但是店小二告訴劉懷仁,若想知道更多關於龍吟的故事,到淮安府最熱鬧的茶樓——聽雨樓,那有個說書的老先生,最近都在說著龍吟的故事。聽完店小二的話,劉懷仁喊上郭闖快速往聽雨樓趕去。
片刻,劉懷仁郭闖二人便到達聽雨樓門口,這茶樓果然熱鬧,早早就坐滿了人,所有人的目的都一樣,隻為多了解一些關於龍吟的故事。
剛進茶樓一會兒,隻見茶館正中的台上走上一位老者,正是此次的說書人,一上台,端起桌上茶杯飲一口茶,清一口嗓子,全場的聽眾都安靜了下來,老者便開始講起了龍吟的故事。
原來當年韓信死後,屍身被埋葬在山西,但府中有一奴仆徐忠,深知將軍生前一直想榮歸故裏的心思,便在韓信臨死入宮之前悄悄將韓信的武器龍吟槍帶出了府邸,待韓信死去的消息傳來,徐忠明白像韓信這樣的功臣,即便安了罪名給他,死後也定會隆重安葬,要想將將軍屍身帶回故鄉是絕不可能的事情,於是星夜帶著龍吟槍趕回淮安府,也算是了卻將軍的一個夙願,於是,這龍吟便回到韓信故裏。
聽到此處,也算是解開了龍吟為何會出現在此的緣故。劉懷仁更加深了一睹龍吟風采的迫切心情,直到所有人群散去,劉懷仁依然沉浸在對龍吟的無邊想象之中,這時郭闖拍了拍他的肩膀,兩人才悠悠離去。
次日,也就是八月十五這天,一大早就聽到街上吵吵鬧鬧,劉懷仁明白這是龍吟的展出要開始了,於是跳下床來,穿好衣服,拉上郭闖迅速跑進了熱鬧的人群中,朝著淮安府衙的方向走去。
到了府衙,看到整個官府外麵張燈結彩,所有的衙役在府門前忙得團團轉,在布置著展出的一切事宜。這時,淮安知府黎世文從府內走出,一臉的春風得意,走到人群前,讓大家稍安勿躁,龍吟展出馬上開始,讓部分衙役迅速回到布置好的崗位去,一下子,整個會場就被包圍的嚴嚴實實,看來,為了這次展出安全順利進行,黎世文還是下了一番功夫。
所有事宜布置妥當,黎世文命人將府前銅鑼拿來,使勁一敲,整個會場都安靜了,正在這時,府門裏走出四人,肩上扛著一張桌子,桌上蓋了紅布,什麼都看不見,從府門一直走上黎世文跟前的方台上才放下桌子。黎世文倒也爽快,見大家都目不轉睛看著,便吆喝一聲:“諸位鄉親,一代名將韓信兵器龍吟槍展出正式開始。”說完,一手就將覆蓋在桌上的紅布扯下,龍吟槍就這樣陳列在眾人眼中。
“看,果真是韓信的兵器,隔了這麼多年依舊氣勢逼人。”
“是啊,是龍吟,你看槍身上的龍形,竟如此逼真。”
“不止,你看,槍尖是從龍的口中吐出,活似一條蛟龍開口吐舌怒吼,果真與之名稱不謀而合。”
劉懷仁聽到台下的人議論紛紛,心中也不禁感歎:“果真威武也,一把兵器便如此奪目,當年的將軍更是何等英武,當真豪傑也。”
郭闖也感歎道:“果真名不虛傳,將魂猶在啊。”
台上的黎世文看著台下一片讚不絕口,心中更是得意,心想,此次本府可算是撿到寶了,朝廷再怎麼說不給升官也該給獎賞了,越想臉上的笑容越是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