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當今是拚腦力的時代,時代對人類思維提出了各種要求,變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維,未知的世界需要審辯式思維,複雜的世界需要審慎式思維。但是,當今更是考量人格的時代,道德認同、道德恐慌、道德推脫等都反映出知行不一的問題。認知與人格的結合是完美心理的體現。通讀此書,作者讓我們知道如何達成心理完美、致良知。

此書的第一個亮點是,它從認知技巧層麵告訴人們如何來區分什麼是好思維和壞思維。例如,作者讓人們從三個方麵來區分好壞信息:一是僵化信息,壞思維者會出現很多空洞的說辭,因為他們使用的是頭腦中存放的未理解的知識;而好思維者則會將僵化信息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或者將其清除。二是活躍謬知,壞思維者會不斷使用錯誤信息卻不自知。三是活性信息,好思維者會積極使用有效的知識,繼而產生理智行為。

此書的第二個亮點,也是最讓我欣賞的是書中“認知美德”的觀點。作者告知人們批判性思維是具有人格品性的,高品位批判性思維的特征是公正無偏、兼容並蓄、信賴推理、認知謙遜、思維自主、認知勇氣、認知堅毅、知行合一等;做一名高境界的批判性思維者需要有良知,不可為私利服務,要公允,不可誤用心理學知識。

此書的第三個亮點是,作者指出了思維的“病理”傾向,包括自我中心性思維和社會中心性思維,它們會導致認知偏差和行為偏差。同時,作者還提出了矯正方法,主張建立道德思維,消除倫理盲點,形成良知。作者在這裏提升了人類思維的境界。

如果此書的書名為《批判性思維工具》(第2版),我覺得它涵蓋不了書中對思維的豐富解析,我更願意給它另一個名字《人類思維的品格》。我認為此書的魅力在於它告訴人們,人生中有兩種力量最具魅力: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而心理完美就是將人格與思想力量有機結合,以道德良知升華思維的品格。

許燕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