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曆330年,天下大亂,原本一統大陸的許王朝四分五裂,各地軍閥草莽趁亂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自此各方殺伐不斷,民不聊生。這樣混亂的局麵持續了整整22年,直到352年,有四方勢力通過對周邊小國小邦的吞並,在亂世中崛起,四國各占大地四方,這四國分別是鳳、清、周、明,鳳在西北,清在東北,周占西南,明在東南,四國雖民風不同,卻各有所長,國力不相上下,一時之間形成四國對峙的局麵,然大國之國戰更為殘酷,死傷不計其數。直至360年,鳳國山裏出了一位聖人,人們都說他是天上的真鳳轉世,能口吐三昧真火,背有燎天火翼,動輒便能日行萬裏,天上地下,任君逍遙,但這都是傳說,多不可考、不可信。而他之所以是聖人,是因為他做了一件之前沒人能做到的事情——讓四國坐下來和談,劃地分界,止幹戈,化玉帛,各治一方,百年之內,不起國戰,若有妄圖吞並天下之狂者,天下共伐之。史料記載,聖人於360年出現在西岐,也就是如今的鳳國國都,後曆經10年,遊走於四方惡虎毒龍之間,終於在370年使得四國國君在四國交界之處——巫雲峽見麵,簽訂約期百年的和平盟約,四國在事成之後,於巫雲峽的山壁之上按地理位置分布刻下了四國的圖騰,鳳、虎、象、龍,自此,巫雲峽改名五聖俠,四聖獸之上還有一位聖人,聖人為天下帶來的太平安定,讓其形象地位淩駕於四國之上,但合約達成之後,聖人便無處可尋,曆史上也未曾再見過他的身影。這也是聖人諸多傳說的原因。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往何處去。時至今日,堯曆521年,合約雖已過百年不止,四國卻也相安無事,雖有摩擦,但無國戰,這中間百年期滿之時,四國又共聚五聖峽,祭天祭聖,再定盟約,分治天下。
廟堂邦交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卻絲毫不影響江湖的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