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局,就是拋開常規手段,盡量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價值的做事方法。為什麼人們對局津津樂道?就是因為它體現了人的智慧,能給人以啟發,可以當作美來欣賞。
在我國曆史上,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價值的,是呂不韋,因為他做成了一單生意,換來了一個大國的控製權。
呂不韋出生在韓國的陽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縣,在當時,他隻是一個商人。在中國古代,商人是沒有地位的,必須在政治上有靠山,心裏才會踏實。其實這種傳統在今天也沒有太大改變,不然人們為什麼那麼推崇紅頂商人胡雪岩?呂不韋很希望光大門楣,爭取政治地位,他知道,改變現狀的途徑要在社會現有的機製內尋找。或許是出於商人的本能,他選擇了“風險投資”。呂不韋看中了子楚,把他當作可以創造巨大價值的“奇貨”。
子楚是什麼人呢?他是秦國派到趙國做人質的王子。秦國的王子一大堆,他並不受寵,所以被派到那裏去了。子楚作為人質,在趙國不受尊重,而且經濟拮據,日子過得很不稱心,天天借酒澆愁,當時的人們都不大看得起他。
有一次,很懂得研究市場的呂不韋去邯鄲做生意,見到子楚被酒家揪著衣服索債,大為感慨地說:“這真是一件奇貨啊!”心裏就已經有了一個譜,認為子楚就是他棄商從政的切入點。
於是,呂不韋走上前替他解了圍,子楚自然是感激不已。這時,呂不韋卻說:“我能讓您富有天下,貴為天子。”子楚聽後,譏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你先自己富貴了再說吧!”
呂不韋神秘地笑了笑說:“您有所不知,我的富貴得待您富貴後才能實現啊。”說完,便帶著子楚來到自己家中。
到了密室,呂不韋才把話挑明了,他說:“秦王老了,您的父親安國君如今又是太子。我聽說安國君最寵愛華陽夫人,而華陽夫人膝下無子,如此,能推立繼承人的就隻有華陽夫人了。您兄弟二十餘人,而您排行居中,且您長年在外國做人質,又如何能被安國君重視。如此看來,即使秦王死後,安國君得立為秦王,您也沒有多少把握和長兄及諸公子爭得太子之位。”這一席話打動了子楚,子楚深以為然,說:“那依先生之見,該如何是好?”
呂不韋說:“您現在沒有錢財,我呂不韋可以出錢去幫你鋪路,讓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公子為繼承人。”子楚一聽,高興都來不及,忙說:“如果能夠做到,我當秦王後,我們一起分享榮華富貴。”
如果認為呂不韋隻是一時投機走上政治之路,或者隻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贏得無數資財,那麼也未免太小看他了。以呂不韋當時的家資來看,已經足夠用上一輩子,大可不必做這筆很可能惹來殺身之禍的生意。凡是有抱負的人,總想嚐試新事物,挑戰一下自己能力的極限,賺錢已不能提起呂不韋的興趣,而扶植一個國君,影響一個國家,那可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呂不韋以最便宜的價格買了一隻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