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人生長恨”似乎不僅適用於李煜抒寫失意情懷,它更涵蓋了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彙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慨歎,更有“故國不堪回首”的無限絕望。
種種悲痛,最終化為一聲仰天長歎:“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一句是詞人從肺腑中傾瀉而出的情感激流。連用兩個“長”字,又是一種“此恨綿綿無絕期”般的深悲大痛!
李煜心中的痛,又痛在不知何時可再故土。美好的時光幾時可再回來來啊?離別的人兒何時可以再次執手相看?這期待就這樣糾結在心裏。雖然心裏明明知道,這期待渺茫得等於不可能。
看那東逝之水,奔流而去不複返,慨歎時光亦如這流水,不可再了,不可再了,不可再了……&米&花&在&線&書&庫&ht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才是詞中之魂。
心中怎能無恨?這“恨”是仇恨?是怨恨?是悔恨?是亡國之恨?還是離別再也無法相見的思念之恨?
李煜是個悲情的男人。
這個男人之悲在於生在帝王之家,在於身不由己,在於生命的匆匆、太匆匆。
如果李煜隻是平民百姓,生命恐怕不會這麼短暫,然而這僅是假設,如果他不是經曆了這痛徹心扉的亡國之悲,或許也就沒有了今天的好詞。
古來傷春之詞多如牛毛,文人多借傷春悲秋之詞來慨歎自己身處逆境,遭遇不順。而李煜的傷春不同在於蘊含亡國之恨。生命中沒有如果,隻有曾經。如滔滔東逝之水,不可逆流。
終於,他迎來了生命的終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