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江湖路遠,有緣再見(大結局)(1 / 3)

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江湖路遠,有緣再見(大結局)

鹿木大王沒有多說什麼,直接催動著部下與野獸前去圍殺邁依米等人。

而邁依米等人為了給申古爭取時間,也是絲毫沒有後退的念頭。

就這樣,兩隻數量極其懸殊的隊伍就這樣碰撞在了一起,勝負自不必多說,隻是一個照麵,邁依米等人便被輕鬆擊潰,所謂的陣型以及布置在絕對碾壓的實力麵前就是笑話。

但好在,在被擊潰之前,邁依米用餘光掃過山坡,確認了申古已經離去。

“這樣就好。”

——

然而,邁依米並沒有死。

原因很簡單,申古…回來了。

並不知道究竟過了多少時間,遠處的鹿木大王,一直輕蔑的看著邁依米掙紮。

身邊一個又一個的同僚倒下也沒有讓邁依米放棄抵抗。

直到鮮血蒙蔽了他的雙眼,直到他的五感漸漸遲鈍起來。

一聲驚雷炸響,身騎猛虎的孟獲從天而降,隻是一斧便將包圍著邁依米的敵人盡數砍翻。

也驚得鹿木大王連忙招呼自己的部下守在自己的麵前。

野獸們環伺著前行,卻紛紛被孟獲的登場所震懾。

邁依米傻了,怎麼也沒有想到,孟獲竟然會真的出現。

“孟族長…你…你是怎麼…”

“這種時候還管我怎麼來的?你能活到現在也算是我沒白跑一趟了——總之,接下來就交給我吧。”

孟獲露出自信的笑容,用他那開山斧指著對麵的鹿木大王,眼中已然盈滿了殺意。

最終這場戰鬥,以孟獲的全麵勝利告終,當雍愷的後軍趕到時,隻見到了滿地的瘡痍,鹿木大王奄奄一息的躺在血泊之中,嘴裏還在嘟囔著什麼,身邊則是一堆又一堆的野獸屍體。

雍愷根本無法接受援軍以這樣的形式退場,瘋也似的派屬下前去攻打姑複城。

而結果可想而知。

久攻不下的姑複城宛如天塹一般橫亙在雍愷等人的麵前,因為過於冒進而暴露於射程之內的雍愷甚至也中了一箭。

接下來雍愷軍的攻勢就再也沒有回到過最初的幾次那種水平。

高定更是早就沒了心氣,盡管還勉強維持著軍營內的紀律,但實際上軍心早已渙散。

就在這僵持不下的時候,雍愷的援軍又到了。

“大…大人!是是…是烏戈國的軍隊!”

“我們的援軍到了!”

聽到這個消息,雍愷難得的振奮了起來,他連忙前去迎接,可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迎來的竟是殺身之禍。

是的,朱褒叛變了,兀突骨在照麵之時,趁所有人不備,直接帶兵屠殺了前來迎接的雍愷等人。

等事情傳回到軍中的時候,好巧不巧,姑複城內的孟獲也帶兵殺來。

這樣,在兩麵夾擊之下,雍愷軍全軍覆沒,而另一邊的高定軍甚至都沒有抵抗,眼見雍愷身死,高定直接選擇了投降。

——

後來易小天才跟蒙在鼓裏的眾人解惑,原來是朱褒深感在雍愷手下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恐怕今後就算是統一了南中地區,也不會得到雍愷的善待。

再經由兀突骨的策反,當時便決定給自己修書一封。

得到朱褒消息的易小天哪能錯過這麼一個好機會,立刻製定了前後夾擊,圍剿雍愷以及鹿木大王的計劃。

也就有了後麵兀突骨殺死雍愷的那一幕。

就這樣——在易小天幾番謀劃之下,南中地區很快便迎來了和平。

而經過商討,高定、朱褒作為降將,並未受到太多的處罰,以官複原職的待遇,分別駐紮在各自的領地。

而南中之王的稱號,在朵思大王高風亮節的行為之下,很輕易的便選出——

孟獲,成為了東漢末年的第一位真正的南中王。

眾望所歸之下,南中儼然成為了鐵板一塊。

——

另外一邊,馬岱率領神箭營援軍趕赴前線,險之又險的幫助張任抵抗住了劉備軍最強烈的一波攻勢。

然而即便如此,因為長時間的敗退,雒水一帶終究還是會失守。

張任跟馬岱抵抗到了極限,最終敗退,而劉備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直接是殺到了成都城跟前。

短短兩個月內,劉備便幾乎統一了益州北部,隻差最後臨門一腳,他變能順理成章的成為新任的益州牧,從而開辟出自己最為安全的後方陣地。

就在這時,一隻不知從何趕來的軍隊突然攪亂了局勢。

蔡昭姬等人本來在圍城之下僅剩了一條遠遁西南的路,沒曾想就在這時,易小天率領神兵天降,帶領近十萬蠻人大軍從側麵殺出,一擊擊潰了劉備軍的陣線。

這導致數月來劉備等人的盤算完全落在了空處。

突如其來的十萬人的軍隊,已經徹底影響了雙方戰線的平衡,一下子就讓劉備等人進也不得退也不得。

偏偏易小天連選擇的餘地都給劉備他們,他帶領著十萬蠻人就這麼靜靜的守在成都城前,一天又一天的消耗著劉備等人的氣力。

最後實在是熬不住了,諸葛亮說清他們絕對不能再從這個地方跟易小天幹耗下去,正欲撤退。

卻不想…易小天等待的時機終於是來了。

孫曹大軍殺至,徹底堵死了劉備軍的後路。

劉備拚命的掙紮,與諸葛亮龐統怎麼都沒搞明白,為何孫權曹操竟然能夠在這種時候越過荊州這道防線,直接堵住他們的後路。

難道關羽那邊…

是的,他們的推測不錯,關羽敗了,根本沒來得及跟劉備等人通知就敗了。

孫曹兩家在江東一役之後,本該休養生息,卻不知何時突然聯合在了一起,給了鎮守江陵的關羽重重一擊。

關羽不得不敗走,讓出了絕佳的進軍路線。

而事實上,真正導致這一切出現的原因卻是這兩個月間發生在魏國的事情。

——簡單來說,那就是立嫡一事塵埃落定了。

——

就在易小天等人在南中地區處理各種事情的時候,有一個人,在朵思的幫助之下,安全的經武陵度江回到了北方。

曹昂的失憶症好轉了不少。

至少,在易小天的開導之下,他已經記起了過往的大半。

當然也知曉了自己此時的處境。

並非是易小天派遣他回到北方處理立嫡之事的,而是曹昂在意識到自己若不能盡早回到北方,將會給北方帶來多少麻煩時,自己做出的決定。

易小天當然尊重了曹昂的想法,朵思在後麵鼎力相助,最終促成了曹昂的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