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資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投資方法沒有對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實恰恰相反,真正好的投資策略通常不是為某一類特定人群量身定製的,好的策略往往有極強的適應性和持久性。
你很可能沒聽說過“可轉債”這種工具,可轉債是個什麼東西呢?用最簡單的話說,這種東西“漲的時候像股票,跌的時候像債券”。債券的特征是下有保底,股票的特征是上不封頂,可轉債兼具了兩者的好處,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說到這兒你肯定會問: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正如我開頭所說,要做好投資,你第一件要學會的事,就是必須明白——收益和風險並不總是對稱的。
不管你從事的是哪一個行業,在職場上待久了,你一定會發現,有一些活兒又累,又不賺錢,風險還大,而有一些活兒則剛好相反。如果在你的實際工作中,並不是每一分付出都有相同的回報,那麼在投資的世界裏,“收益和風險不對稱”的現象也一樣存在。一個投資者最大的不成熟,就是相信所謂的“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其實在很多時候,高風險就是單純的高風險而已,並沒有所謂的高回報作為補償。
正如有些人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而有些人比你笨還比你懶。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高風險低回報,低風險高回報,4種狀態同時存在,這才是你我所麵對的真實環境。有些時候,我們真的可以隻占便宜,不付代價。其實說不付代價也是不對的,代價是知識。這個時代,知識早已不被某個特定的階層所壟斷,但知識永遠不會自動鑽入我們的腦子裏,尋找它是有成本的。我在進入證券市場後的第四個年頭才終於接觸到“可轉債”這種童話般的投資工具,但實際上,自1997年開始,這個品種就已經出現了。作為投資者,我們就是如此的遲鈍,如此的木訥。過去兩年,很多基金公司的朋友在看過我於2017年出版的《投資要義》之後,都來向我詢問關於可轉債投資的細節。這說明可轉債的知識,即使在專業投資者的圈子內,也尚未普及。同時這也意味著,今天把它介紹給你,還不算太晚。
剛才我們說道,可轉債既像股票,又像債券,下有保底,上不封頂。但是它“上不封頂”的收益,主要來源於它像股票的那部分,所以在學習可轉債的投資方法之前,你必須先掌握股票投資的基本知識。具體的手把手教你投資可轉債的內容,我會放在本書的中間部分,因為前幾個章節的知識積累對於理解可轉債非常重要。另一方麵,前幾章的內容本身也有很高的價值。即使沒有可轉債這個壓軸重器,單靠前幾章的內容,你也足以掌握正確的投資理念和簡單有效的投資策略,從而超越市場中大部分競爭對手。
很多投資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投資方法沒有對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實恰恰相反,真正好的投資策略通常不是為某一類特定人群量身定製的,好的策略往往有極強的適應性和持久性。
你很可能沒聽說過“可轉債”這種工具,可轉債是個什麼東西呢?用最簡單的話說,這種東西“漲的時候像股票,跌的時候像債券”。債券的特征是下有保底,股票的特征是上不封頂,可轉債兼具了兩者的好處,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說到這兒你肯定會問: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正如我開頭所說,要做好投資,你第一件要學會的事,就是必須明白——收益和風險並不總是對稱的。
不管你從事的是哪一個行業,在職場上待久了,你一定會發現,有一些活兒又累,又不賺錢,風險還大,而有一些活兒則剛好相反。如果在你的實際工作中,並不是每一分付出都有相同的回報,那麼在投資的世界裏,“收益和風險不對稱”的現象也一樣存在。一個投資者最大的不成熟,就是相信所謂的“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其實在很多時候,高風險就是單純的高風險而已,並沒有所謂的高回報作為補償。
正如有些人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而有些人比你笨還比你懶。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高風險低回報,低風險高回報,4種狀態同時存在,這才是你我所麵對的真實環境。有些時候,我們真的可以隻占便宜,不付代價。其實說不付代價也是不對的,代價是知識。這個時代,知識早已不被某個特定的階層所壟斷,但知識永遠不會自動鑽入我們的腦子裏,尋找它是有成本的。我在進入證券市場後的第四個年頭才終於接觸到“可轉債”這種童話般的投資工具,但實際上,自1997年開始,這個品種就已經出現了。作為投資者,我們就是如此的遲鈍,如此的木訥。過去兩年,很多基金公司的朋友在看過我於2017年出版的《投資要義》之後,都來向我詢問關於可轉債投資的細節。這說明可轉債的知識,即使在專業投資者的圈子內,也尚未普及。同時這也意味著,今天把它介紹給你,還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