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救助難民(2 / 2)

是啊!

幹脆這一次自己就主動出來做些好事,惠及更多需要的百姓吧!

上輩子皇後的那個百花宴會叫天下的人都誇她有仁愛之心,堪為一國之母,後宮眾人之表率。

但蘇沐婉知道,皇後的這個宴會,裏麵更多的考慮怕不是為了災民,而是為了自己的名氣。

而現在自己手中又有足夠的錢財來支持,做這些事情隻是隨手之勞,不算是什麼大事。

更何況現在自己若是打著昱王府的名義做些善事,也是在為上官昱贏取更多的民心。

要知道民心似水,亦可載舟,亦可翻舟。

所以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要是不重要的話,那又為什麼上官謙天天都在偽裝呢,還不是打著贏取民心的算盤。

與他相比,上官昱在以往就低調許多了,做事不爭不搶的,也不愛出什麼風頭。

所以上一輩子他坐上皇位之時,民間還有許多流言蜚語,認為他有些名不副實,要不是最後上官昱以雷厲風行的手段處置了下來,怕是到最後還會越鬧越大。

蘇沐婉覺得既然這一輩子也認定了上官昱,那就幹脆為他提前掃清前路的障礙。

既能做些好事,又能幫上官昱贏取個好名聲,所以何樂為不為呢?

“好!這善事我們就做了!”

最後思索幾番之後,蘇沐婉就斬釘截鐵的做下了最後的決定,語氣裏充滿了堅定與不容置疑。

聽她這麼說,眾人麵上都是一喜。

隻是做好事可以,但是如何做就是一個問題了。

畢竟這一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曆史上的各種經驗告訴人們,好心未必能做成好事,有時候結果反而會不如人願,甚至還可能會叫人很是失望。

所以該怎麼去做這件事情,當然還是要認真商討一番,再去決定,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家紛紛出策,共同商量了。

所以蘇沐婉接著自己剛才的話,用眼神打量了一下四周的人,開口說道。

“但是該怎麼去幫助這些人呢,還要我們好好思索一番,不能草率行事,也不能想一口就吃成個胖子,想著直接就能把這些城外的難民都給處理好。”

“我覺得咱們可以先在城外施粥,順便準備些常見的藥材,請兩個大夫為那些生病的人診治,剩下的事情咱們再一起商量,福叔你常年在外與人打交道,有些經驗,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被蘇沐婉忽然提到的管家,低頭想了一想,最終還是開了口。

“王妃你所說的這兩點老奴覺得都很不錯,這人嘛,吃飽了才會有些力氣,有些力氣之後也就可以在附近的鎮上找些活計呢,這樣也是個生計啊。”

“至於看病這個就更是有必要了,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咱們可能一副藥下去,就能多救一個人,不過我覺得還是要多準備一些傷寒這樣的藥,現在這個季節,他們在破廟巷子裏這樣的地方睡覺,少不得要受些冷。”

“還有王妃,老奴的建議是咱們還是要先去摸清楚這些難民的數量,也好提前心裏有個底,不然到時候準備的東西不夠,這對於那些難民來說,我們可就不是在做好事了。”

福叔果然是經驗老道,要不是他說起這難民數量的事情,怕是蘇沐婉自己都想不起來要提前去調差調差。

也是,要是到時候沒有將東西都準備好,就隨意出城施粥,這樣到時候別人可不會感激她,而是埋怨她準備的不好。

這樣的事情蘇沐婉又不是沒有聽過見過,她小時候和蘇心愛跟著沈雲一起到寺廟祈福。

每年寺廟裏都會有人出來布施,所以滿京城的乞丐都會去那裏,吃上一頓飽飯。

有的來的晚的,沒有趕上,不去埋怨自己來的晚,反而說寺廟不是誠心實意做善事,沒有出家人的仁愛之心。

這倒打一耙的事情,可不算罕見,畢竟跟人心都太複雜,有的利己主義者,一旦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就自然什麼都不顧了。

所以蘇沐婉就決心吸取這個教訓,要做就要做好,不說叫所有的人都滿意,但也不能挨罵。

這時候,英嬤嬤借機會也開口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王妃,老奴我覺得咱們還可以修繕修繕那些破廟,或者幹脆給他們搭建個住所,不需要多好,隻要能夠住人就行了。”

蘇沐婉聽後點了點頭,確實住是一個難解決的問題,隻要能將住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也就不用發愁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