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改,水長流。
風千百年來它一直在吹,遠處的村莊和青山連成一片,籠罩在煙色迷蒙之中,仿佛這世界的一切都不是那麼容易改變。
但很多年以前,這裏發生的事,卻一直被世人所津津樂道。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曾經發生過一起曆史公案,楊貴妃就死在此處。
一個道士從山間小路遠遠地走來,他今天是為城裏的祝老爺尋找一塊風水寶地,以便安葬他的父親。祝老太爺臥病在床多年,眼看快不行了,於是便請山裏道士尋塊好一點的墓地。
道士拿出羅盤,正對西南感覺眼前這塊地不錯,祝老太爺安葬此處必能保佑子孫升官發財。突然眼前有一黑影閃過,隻見一青衣女子,明眸善睞,麵容姣好,擋在道士麵前。
道士大驚:“何方妖孽,還不現岀原形。”女子哈哈大笑,聲音響徹山穀:“臭道士,竟敢驚動娘娘聖駕。”話音剛落,隻見一尺白綾飛速朝道士飛去,刹那間化做片片花瓣,香氣逼人。
道士頓覺不妙,立馬向山穀竄去,可是為時已晚,隻見山林百鳥飛起,猶如洪水猛獸,此女道行不淺。道士眼見被攔住去路,急忙拿岀法器,想用桃花劍逼退妖女。可是妖女口噴迷霧,香氣逼人,引得道士昏昏欲睡,一時難以把持,心想:難道今日命喪於此。
正在此時,天上烏雲蔽日,大風四起,飛沙走石,一流星從天而降,山間燃起大火。此乃世間的三味真火,妖女自知不敵,怕焚骨灼身,形神皆滅,百年修行毀於一旦,急忙遁風而去。
道士死裏逃生,慶幸自己命大,若無隕石墜落,此命休矣。於是便安下心來,整理衣冠,離開這不詳之地,去別處尋覓風水之地。
突然草叢傳來一嬰兒的啼哭,不知是誰家狠心把孩子遺棄在此處。道士尋聲找去,發現大火中一嬰孩竟毫發無損,道士驚覺詫異,道士連忙從火中救出嬰孩。卻又被一巨蟒攔住去路,竟開口說話:此乃白帝之子,望你好生撫養。
道士大驚,問道:“你是何方神聖。”大蟒此時仿佛奄奄一息,緩聲道:"我乃天界神龍大將,神魔大戰,我們敗了。天庭顫危,大廈已傾,我冒死下界,隻為天界留一火種。我將轉世投胎,天界之戰遲早禍延人間,隻有重開封神榜,打開結界,才能海闊天清。"
道士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問道:“大神,那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呢。”
大蟒張開嘴,吐出一碧玉,道:“此乃荷葉清水,在他十八歲的時候,蹍碎服下,就可以取出無字天書了。”道士雖不明白,但還是答應了下來:“你對我有救命之恩,這件事我盡力而為”。“多謝。”說完,大蟒的頭重重砸在地,鮮血直流,頓時化成一股青煙,隨風吹散。
道士名為鬱離子,乃道家青龍門座下五級弟子,稍有修行。自小在道門長大,在此處附近山上五玄觀出家。鬱離子道士看著懷中嬰孩,見天色不早,該及時回山上再說。
誰知觀門緊閉,連個值班小道都沒有,今天如此早便關門似乎有些反常。
鬱離子輕叩觀門,少頃有人打開一門縫,眼瞧是師叔,方才把門打開。隻見一小道探岀頭來說道:“師叔,掌持師父正找你呢?”
鬱離子想,難道他岀去一日觀裏有事發生。“好的,我馬上去見他。”鬱離子道。隻見觀內弟子都聚在院子,各種法器都搬了出來。
鬱離子好奇問道:“今天為何如此早關門。”小道回答:“師父吩咐的,說五玄觀恐有大難臨頭。”
鬱離子想,師兄的奇門之術遠在自己之上,能未卜先知,難道他預測到了什麼?
“好的,你先幫我把這嬰孩抱去我房間,喂些稀米粥,我去去就回。”院子裏燈籠都已經點上了,“師叔,這孩子是咋回事。”小道這才看清師叔手中還抱著一小孩,此時天色已暗。
“這孩子我路上撿的,怕晚上被豺狼吃了。”鬱離子說道,便把小孩從懷裏遞給道童。急匆匆便來到師兄韓離子處。
此時,韓離子正坐在席上打坐,耳聽腳步聲,睜開了眼晴。看見是鬱離子,便招呼他坐下。“師兄,找我何事”鬱離子問道。
“師弟,今日我見一流星從東南方墜落,結合聖書記載,恐有災星墜落附近,而且此星尾正對我五玄觀,是大大的不詳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