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分別有宋、遼、金、元、明等。清朝的正式國名為“大清國”。不過清初時來華的外國傳教士已開始稱我國為“中國”或“中華帝國”,而我國的一些與之交往的士大夫也以“中國”來自稱。“中國”之名最先出現在外交文獻上,是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當時我國以戰敗國的身份簽約,懷著一種傳統心態,以“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國家”的字麵含義著眼。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of a”,簡稱“中國”,英文為“a”。從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新中國成立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現在,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趙海燕 幹春鬆)
但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分別有宋、遼、金、元、明等。清朝的正式國名為“大清國”。不過清初時來華的外國傳教士已開始稱我國為“中國”或“中華帝國”,而我國的一些與之交往的士大夫也以“中國”來自稱。“中國”之名最先出現在外交文獻上,是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當時我國以戰敗國的身份簽約,懷著一種傳統心態,以“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國家”的字麵含義著眼。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of a”,簡稱“中國”,英文為“a”。從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新中國成立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現在,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趙海燕 幹春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