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表是代言人分析。市場部給消費者選擇的代言人是這幾個,消費者的選擇比例分別為--”
“這個高冷範兒,粉絲的老中青比例是3:4:3。”
“這個傻白甜,粉絲的老中青比例是3:2:5。”
“這個霸氣禦姐型……”
“這個清純校園型……”
“這個睿智精英型……”
“72%的女性消費者選擇校園型、80%的男性消費者選擇傻白甜型。”
“結合粉絲比例來看,校園型和傻白甜型的中青粉絲比小於睿智精英型、但粉絲絕對值更大,所以從粉絲數量上來看,這兩個選擇都有傳播優勢。”
“但我們的產品設計定位是25--35的輕熟女,更符合睿智精英型的代言人定位。”
“我們是要粉絲數還是要氣質與產品的匹配度呢?”
“如果要粉絲數,結果很可能是推廣效果好,但銷售效果不好,也就是推廣無法推動銷售,因為推廣方向與產品定位是背離的。”
“所以我們在做消費者調查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很大的bug--將產品與代言人的氣質匹配度、和消費者個人偏好的選擇,全部交給消費者去做決定,那麼消費顯然會更多的考慮個人偏好,而非匹配度。”
講到這裏,藍絮直起身體,邊用手暗暗揉著有些發酸的腰,邊對沈伯言說道:“方向錯了,數據不僅沒有參考意義,而且會誤導我們的選擇。”
“那麼你的建議。”沈伯言伸手拉過電腦,繼續往下看。
“沒有建議,我隻負責數據分析,不負責建議。”藍絮藍絮警覺的看著沈伯言,提防著他要給自己加工作。
她為了養活自己,會努力工作沒錯,可她不是工作狂,並不喜歡加班。
看著她防賊似的看著自己,沈伯言不禁暗自搖頭--對數據很敏感、分析的方向很犀利,但絕對的不夠勤奮,也沒有吃苦精神。
或者,對這個被寵壞了的大小姐來說,勤奮和吃苦的要求,都太高了。
“繼續。”沈伯言淡淡說道。
“下麵一個圖表是關於產品外包裝的調查。”
“……”
“所以從包裝調查的結果來看,產品外觀設計與產品定位似乎也無法匹配。但事實真是這樣嗎?”藍絮將數據解釋了一遍後,看著沈伯言說道:
“我認為不一定是外觀設計有問題,而是選擇做市調的消費者有問題--既然我們定位於25--35歲的消費群體,在女性消費者的樣本選擇上,18--25歲的年齡段占了30%的比例是個什麼情況?想看產品的邊際效果嗎?會不會宣賓奪主,讓數據失真?”
“有道理。”沈伯言點了點頭,抬腕看了看時間,對藍絮說道:“半小時時間已經過了25分鍾,你隻解釋了兩張圖表。”
“這張圖表是代言人分析。市場部給消費者選擇的代言人是這幾個,消費者的選擇比例分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