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納蘭性德,清初第一詞人。他是人間惆悵客,是三百年來傾倒無數後人的絕世才子。 他生於海晏河清、修文偃武之時,誕於鍾鳴鼎食、顯赫富貴之家。父親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孫女,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而他又是這個天潢貴胄之家的長子。這些都注定了,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名字就會出現在史書之中,哪怕寥寥一筆。然而這個納蘭帶給曆史的,又何止是寥寥一筆。 納蘭自幼聰穎好學、博聞強識,且又精於騎射武功。鮮衣怒馬少年郎,胸懷吞鯨之誌。康熙十五年(1676),年僅二十二歲的納蘭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後授三等侍衛,不久後晉升為一等侍衛,曾多次隨康熙出巡,考察邊境情況。納蘭的心裏裝著雄圖大業,他渴望在戰場上廝殺,渴望早日建功立業,策馬凱旋。而現實卻是每日陪在君王身側,吟詩作畫,飲酒下棋,這對納蘭來講無異於生活在牢籠之中。
令天下人豔羨的君王的這一份“寵愛”,卻成為他的束縛。 “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從相門錦衣公子、清代第一才士到江湖落落狂客,納蘭一直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苦苦煎熬。他渴望的自由、他的希冀在一天又一天的隨侍中被慢慢磨去,他想要掙紮,卻無力左右。他的夢、他的壯懷,都在那至尊的“寵愛”中折損殆盡。身在豪門,心向江湖,是詞人最大的悲劇之所在。 納蘭,“自是天上癡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這個凡塵的癡情男子,渴望紅袖添香的繾綣柔情,渴望愛與溫暖的懷抱。然而他一生為情所困,在他的生命之中,命運像他期盼的那樣把他所渴望的愛人一一帶到他的麵前:青梅竹馬的表妹,情投意合的妻子盧氏,與其琴瑟和鳴的才女沈宛,當他沉浸在夢想變成現實的喜悅中時,命運又將她們全部剝離。 或許是天妒英才,納蘭風華正茂之時,卻匆匆離世,年僅三十一歲。他像一顆流星劃過人間,卻用了最燦爛的姿態隕落。又像是一顆滾燙的心,被揉碎在一場虛幻的夢中。他年輕的生命留下了不甘與痛楚,讓每一位讀詞的人心生感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納蘭容若,每個人都在“人生若隻如初見”裏感動萬分。納蘭的一闋詞波瀾過你我的一個世界,他的詞“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開,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謝盡。其以純情淒清之《飲水詞》飲譽生前身後。數百年後,人們翻開他的集子,吟哦一番,便驚為天人,字裏行間情真意切,不覺讓人淚流滿麵。 走近一個才氣橫絕的詞人,邂逅一個淒美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