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非常不明白,為什麼他們都不喜歡待在家裏,後來等我大一點了,我明白了,他們是為了生活。
這也是無奈之舉,為了生活,為了自己,更為了我,他們不得不在外奔波……應該是這樣的吧,至少奶奶是這麼說的。
奶奶家是在山裏,離最近的村子有三四公裏,為啥?因為是在地邊上。
奶奶老了,如果住在村子裏的話,走不了那麼遠的路去做農活,那時候我小,做不了農活,也就隻能在家裏麵做飯喂雞喂豬什麼的,其實也挺累的。
偶爾也會跟奶奶拿著東西去村子裏麵去賣,然後買些需要用的東西回來。
奶奶其實是想要去送我去讀書的,但我不想去。家裏麵有以前留下來的書,我看得懂上麵的字,慢慢的也能明白裏麵講的是什麼,後麵偷偷去了次學校,發現老師講的好像都不難,然後我就不想去了。
不過最後還是在學校裏掛了個學籍,平時都在家裏隻是統一測試的時候去做一下題,第一次考試拿了個第二,後麵我就不怎麼把答案寫在卷子上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不喜歡那種被推到別人眼前的感覺,就這樣,我從第二掉到了最後一名,但這卻讓奶奶堅定了讓我去學校的念頭,我隻好又硬著頭皮拿了個稍微靠前的名次。連續拿了幾次,老師和奶奶都才沒說什麼。
差不多是六年級的時候,我好像是十一歲,奶奶病了,一直沒好,晚上經常能聽見咳嗽聲。
我跑去村裏找了以前當大夫的老人,說了奶奶的情況後,老人說:“這個沒法治,隻能是用些藥緩解一下症狀,畢竟是年輕時候積攢下來的病根了,這麼多年又沒有好好調養。”
老人給了我張方子,讓我自己去山上找藥,實在找不到的來他這裏抓。
看樣子不是第一次犯了。
我把方子收好,悶頭跑進山裏去了。
藥我都認識,畢竟識字後不久就經常翻家裏麵帶字的東西,那時候除了留下來書就隻剩藥方了,後來長大點了就經常會來這裏給奶奶買藥,也被老人帶進山裏去采過藥,基本上都知道長什麼樣。
同齡人呢?都在學校裏麵上課呢,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待在那個滿是書的房間裏是如此的沒用。
如果我之前一直待在那裏麵,我現在能做什麼?隻能眼巴巴的看著,或者是趴在奶奶的床邊哭。
進山采藥其實也不用走太遠,現在生病基本上都用不上中藥了,周圍山上的藥就更沒什麼人會去采了。
至於我為什麼不去求西藥……其實是這個小地方沒有能用的藥,西藥不是萬能藥,隨便一種藥就可以治各種各樣的病,村裏麵有的西藥就隻有一些感冒藥和跌打損傷的外用藥,奶奶的情況,用不上。
這個時候我不禁想,如果爸爸和媽媽在的話,應該會把奶奶帶去看病的吧。
從中午一直采到傍晚,我才把藥收集得差不多,畢竟不可能進山一次就隻為了弄熬一次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