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玩不可怕,無聊才最可怕(1 / 2)

如果一個人食物支出很低,比如說他賺到的錢隻有10%用來吃飯,那麼他就有更多的錢享受人生。

恩格爾係數降至29.3%,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十幾億的中國人已經從匱乏時代走出轉而關注自身的發展與幸福。

(06)

中國人對文化產品的需求麵臨井噴式爆發。

未來30年,文化產品不僅呈現動態虛擬的形態,而且呈互動態勢。如果對虛擬互動文化及市場一無所知,就如同原始人生活在現代社會,生存難度可想而知。

北京大學新開了一門課——電子遊戲通論。這門課的目的無疑是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前瞻性人才。據授課老師陳江說,此課為選修課,上限定為120人,結果選課人數“爆掉了”,第一次上課教室裏就坐不下,換了大教室還是坐不下。

這麼多的人來聽課,是因為年輕人知道時代發展的趨勢。

春江水暖鴨先知,人不可與趨勢為敵。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洞悉未來的趨勢。

(07)

時代的發展是個“看不慣”的過程。

什麼叫看不慣呢?

人們對自己出生時就已經存在的一切技術及藝術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是世界的一部分。

而對於新出現的文化產品及現象,處處看不慣。動不動就人心不古,世道崩壞。以前曾有人對影視深惡痛絕,認為影視不能吃也不能喝,誨淫誨盜,應當禁絕。現在有些人對虛擬互動文化產品看不慣,甚至認為應該封堵未來發展,阻止虛擬互動時代的到來。

而且有多位專家提議嚴控遊戲。

有位專家的理由是他有一個朋友,夫妻倆分別是清華和北大的學霸,孩子居然考不上重點中學,原因就是玩遊戲不學習。

學霸的兒子,就必然是學霸嗎?

那農家的孩子就隻能一輩子“吃土”?

著名翻譯家文潔若曾說過一件事:1946年時,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最小的女兒梅祖芬,考清華落榜,補習了一年才考上。同年落榜的還有大哲學家馮友蘭的女兒宗璞以及大學問家梁啟超的孫女兒梁再冰。

比學霸更有分量的哲學家、思想家、清華校長,他們的後人都不能重現上輩的風采。學霸的孩子不太“學霸”,豈不是很正常?

跟遊戲本質上沒有關係。

(08)

180多年前,30歲的科學家法拉第在倫敦展示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一位貴夫人不屑搖頭:這東西有什麼用?

法拉第反問:夫人,剛出生的嬰兒有什麼用?

他那在貴婦人眼裏沒用的東西,為整個世界帶來了光明。

(09)

技術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把抽象的知識與思想予以具象化、可視化。

早期人類是結繩記事,而後發明出抽象的文字,造紙和印刷術的發展,讓人類文明進入快車道。

影視文化的崛起讓人類的認知經曆第二次變革。那些抽象晦澀的文字符號,終於轉化為活色生香的動態畫麵,讓更多人認知、了解,加入到文明進程中來。

如果一個人食物支出很低,比如說他賺到的錢隻有10%用來吃飯,那麼他就有更多的錢享受人生。

恩格爾係數降至29.3%,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十幾億的中國人已經從匱乏時代走出轉而關注自身的發展與幸福。

(06)

中國人對文化產品的需求麵臨井噴式爆發。

未來30年,文化產品不僅呈現動態虛擬的形態,而且呈互動態勢。如果對虛擬互動文化及市場一無所知,就如同原始人生活在現代社會,生存難度可想而知。

北京大學新開了一門課——電子遊戲通論。這門課的目的無疑是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前瞻性人才。據授課老師陳江說,此課為選修課,上限定為120人,結果選課人數“爆掉了”,第一次上課教室裏就坐不下,換了大教室還是坐不下。

這麼多的人來聽課,是因為年輕人知道時代發展的趨勢。

春江水暖鴨先知,人不可與趨勢為敵。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洞悉未來的趨勢。

(07)

時代的發展是個“看不慣”的過程。

什麼叫看不慣呢?

人們對自己出生時就已經存在的一切技術及藝術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是世界的一部分。

而對於新出現的文化產品及現象,處處看不慣。動不動就人心不古,世道崩壞。以前曾有人對影視深惡痛絕,認為影視不能吃也不能喝,誨淫誨盜,應當禁絕。現在有些人對虛擬互動文化產品看不慣,甚至認為應該封堵未來發展,阻止虛擬互動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