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家庭教育需要養成孩子的第二種能力,是抗挫折能力。
那些不努力的孩子,多數是承受不住挫折。所以明智的父母會有意地帶著孩子遠足、運動,打球或是下棋。體育賽事之所以在海外爆火,因為這是最便利的教育。
參加運動的孩子會知道,努力過程中並沒有失敗,隻有一次又一次的嚐試。人生好比是一場籃球賽,總有對手阻攔你,總有許多該進的球硬是失手。但最終統計成績時,不是看你有多少失誤,而是看你命中多少次。
好的教育讓孩子明白,人生根本沒什麼挫折或失敗,不過是一次跨欄,不過是又一次嚐試。
(07)
家庭教育應當賦予孩子的第三種能力,就是坦然麵對他人譏笑的能力。
憤怒是你心中委屈的流露,而譏笑則是他人心中的委屈。
每個人心中都有小情緒,都會無端感受到委屈。聰明的人知道這隻是情緒,自然化解,笨人卻會將委屈的情緒,轉化為外部攻擊。所以你走在人世間,時刻都會聽到他人的譏笑。聽起來他們是在嘲笑你,實際上不過是心中苦傷的悒鬱。
聰明的孩子,不會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如果你屈服於別人的情緒,屈服於別人的嘲笑,急於證明自己,甚至偷來父母的錢炫耀,這就傻透了。因為嘲笑在對方的心裏,是對方的情緒,你再怎麼坑爹害媽,再怎麼拚命地炫耀,都化解不了別人心裏的積鬱。除了親人受到傷害,你的境遇沒有絲毫改善。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譏笑去吧。
當你通過努力證明了自己,才會發現那些譏笑你的人,始終待在情緒的泥坑裏。
(08)
好孩子,多是良好的家教點滴熏陶的結果。
孬孩子,卻多是父母心智缺陷放大了的後果。
家庭教育,別拿要挾當教育,也不能空洞說教。
有些為人父母者,牢騷滿腹,委屈在心。動不動就衝孩子大吼大叫:我日夜操勞起早貪黑,我辛辛苦苦為了這個家我容易嗎我?
意思是說我這麼辛苦,所以你應該羊羔跪乳,聽話懂事。
可這種說教,隻會引發孩子內心的惶然:是你自己笨,怪我咯?
拿自己的辛苦教育孩子,隻會起到反麵作用,隻會讓孩子瞧不起你。一旦孩子打心裏鄙視你,拿個300萬帶男朋友出逃的事情,做起來就毫無壓力。
教育是具體而微的言傳身教,引導孩子要自立,學點技能先養活自己。引導孩子要自強,學習化解委屈,應對挫折。引導孩子要自尊,要讓人尊重你的努力,而非成就。引導孩子要自愛,不傷害自己,更不可以傷害家人。
(09)
孩子不過是朵花。
父母才是根。
如果花過早地飄落,或許就是根係輸送的營養不足。
教育的實質是內省。父母在教育孩子,孩子也在教育父母。你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能夠看到自身性格的缺陷。你脾氣暴躁,孩子就會驚恐倔強。你不可理喻,孩子就會敏感對抗。你情緒化嚴重,孩子就會糾結苦傷。你老是述說委屈,說自己多麼不容易,孩子就會鄙視你,拿你的錢去養小奶狗。除非你明白過來,孩子的問題,多半是出在自己身上,家庭教育的惡性循環,才有可能終止。
你內心的缺陷越大,對孩子的要求就越多。
有些家長是把自己過多的希望,強加於孩子身上。以為自己飛不高,找個地方孵個蛋,讓孵化出來的孩子飛。但孩子注定飛不出你的心,你的見識與格局成了孩子飛翔的天花板。隻有當父母勇敢地打開自己,迎接挑戰,你撐起的這片天空,才能讓孩子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