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第四重境界,是生活之愛。
這些人對愛情的理解,就是搭夥過日子。
這也是現實婚姻最常見的形態,無非不過是社會分工,賺錢,家務,孩子。但這些並非人生的全部,如果夫妻肯用心,肯成長,肯繼續追求愛的智慧,就會步入和諧。
但如果有一方放棄成長,賭氣憤懣,自虐犧牲,婚姻就會問題不斷。之所以美好的婚姻出現問題,是因為相愛的雙方,以為日子到這步,就算到頭了。
其實並沒有。
步入生活,愛情不過剛剛開始。
(06)
愛的第五重境界,是樂趣之愛。
相愛的人,最怕就是認知狹隘,隻接受一種固化的生活方式。
比如一對好端端的情侶,出門吃飯,女生想去西餐廳,男人卻想去大排檔。女生嫌男友沒品位,男人嫌女生浪費錢,兩個人臉紅脖子粗吵起來,最後吵到分手。
西餐廳有西餐廳的雅致,大排檔有大排檔的煙火。前者有情趣,後者有滋味。認知狹隘之人,無端抵觸對抗,不能從生活中擷取快樂。愛情也會被他們弄得煙熏火燎,特別沒趣。
愛是兩個不同個體的融合,承認人與人的不同,欣賞並接受彼此的差異。這樣的人才擁有愛情,否則就會麵對苦悶人生。
(07)
愛情的第六重境界,是愛的需求,成就自我。
美國有對小夫妻本是普通商務人士。妻子米歇爾喜歡旅遊,丈夫坎特卻是吃貨。
結婚之後,坎特潛心研究旅遊地理,先國內後世界,舉凡米歇爾想要去的地方,都要製訂詳盡的旅遊攻略,帶著妻子飽看喜歡的風景。
米歇爾則是每到一地,必偷偷搜集當地的食物圖譜,親手做給丈夫吃。
如此十年,坎特成為經常被電視台邀請的地理顧問,米歇爾則主持美食節目。二人從普通庸眾轉型成為愛情達人。
我在你身上,發現了我。你在我心裏,看到了你。
你的歡樂就是我的愛,我的需求成就你的人生。
付出成就自我。
這才是愛。
(08)
愛情的最高境界,是同老。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與丈夫菲利浦親王,相親相愛70年。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09)
有人遇到愛,有人隻遇到生活。
愛的七重境界是與成長智慧相伴的,你最終得到的,一定是你應得的。
自然之愛——隻是朦朧的美景,懂得嗬護,才是開始。
成長之愛——是青春的突圍,其間溝壑縱橫,勿讓自己迷失是此階段的課程。
激情之愛——如果你失去了它,必是源於青春的迷誤。你的今天隻是昨天的結果,懂得這個道理,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生活之愛——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是又一次投胎,最重要的是接受成長。如果仍是與自己較勁,固執地賭氣,甚至無謂犧牲,又會讓你失去明日的美景。
樂趣之愛——愛如岩中花樹,你來或不來,美麗就在這裏。你愛或不愛,樂趣就在這裏。打開認知,走出憤懣,你的心,就會與愛同時明豔。
成就之愛——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愛。失去智慧,就失去了愛。
同老偕手——當你晚年,白了頭,回顧往事,歲月稠。知道生命的美好不過是對你生活態度的回報,不過是對你坦然麵對成長,勇敢接受自我的豐厚回饋。
(10)
每對戀人的愛情,都是未開發的處女地。沒有對不對,隻有美不美。
愛情沒有固化的程式,沒有相同的套路。愛是生活的智慧,考量我們兩大能力:
一是從對方身上發現相同,這是兩個人走到一起的基礎;
二是在對方身上發現不同,這是兩個人相互欣賞的原因。
因為有相同,我們才有共識,有交流。因為有不同,我們才會相互彌補,進而發現生命中全新的世界。從不同點我們得到的,稱為智。智是機敏變化,是一種靈動應對生活的樂趣。從相同點我們發現的,稱為慧。慧是不變的本質,是一種從容優雅的嫻靜。愛就是這樣,於嫻靜中充滿機趣,於變化中安穩柔靜。這原本就是我們生命的自然,需要我們做的,隻是恣意享受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