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商海中自由馳騁
企業經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都知道精明的商人總是善於判斷,利用種種有利的時機,為自己的事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健康的理財之道
讓我們來看一看一些成功人士是怎樣對待金錢的吧!
許文龍是台灣石化界的巨頭之一,他領導的奇美石化公司是生產ABS樹脂的全球最大的廠商,其產品產量占全球總產值的20%,可以想象他應該是日理萬機,分身乏術,事實卻不然。
他說,追求幸福,除了要有錢,更要有時間。所以一周內他隻去公司兩次,周一是固定在辦公室的,周四若無事,這一次也就免了。假日休息時,特別愛去海裏釣魚,天氣不允許的話,則在家裏拉小提琴或畫畫,有時也去藝術館欣賞佳作。他特別鍾愛藝術品,甚至覺得一人樂不如大家樂,他斥巨資收集一切能夠合法買到的珍貴藝術品,因此而獨建奇美藝術館,把所有心愛的收藏都拿出來奉獻給大家欣賞,自己也從中得到了難以估量的樂趣和滿足。
許文龍可以說是台灣最不像生意人的大企業家、大富翁。他認為賺錢隻是手段,應該將這些所賺到的錢發揮作用,使自己,也使大家過得更加幸福快樂。所以,他除了將一部分錢繼續投資,擴大再生產外,更多的錢都回報社會,除了建醫院,擴大奇美藝術館的收藏外,他還利用奇美基金會,做了許許多多的善事。他曾經說過,不打算將錢留給他的孩子,也不會把自己創造的事業移交給他們。
他說:“我自認為命很不錯,凡事放得下,看得開。”他還認為:“錢聚則人散,錢散則人聚,隻要人聚,沒有賺不到的錢”。他認為這句話知易而行難,因為越有錢的人,越愛錢,而他相信,要獲得心靈的舒暢,隻有將利潤分給員工,也要把利潤回贈給客戶,錢要大家一齊共享才有意義,人生是以追求幸福為目的的。
19世紀著名的經濟學家約翰·米勤德說:“人們不是想變得富有,而是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富有。”一旦擁有100萬,就會想1000萬;有了1000萬,又會想l億……如此反複,導致永無止境的追逐金錢,一生也就耗費在這充滿著黃金般迷人色彩的夢魘之中了。因此,實在有必要預先確定你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同時也要確定一旦目標達到之後,該做些什麼?這樣,財富對你才會有意義。
此時,你也該開始思索如何將財富轉化為人生目標,用錢去享受人生,用錢讓家人過比較舒適的日子,用錢去救人濟困。總之,達到了致富目標以後,別忘了當時致富的初衷,開始享用你的財富吧!否則,你便會做最愚蠢的事情:即去追求更多的錢,去賺對自己也毫無意義的錢,你勢必將成為金錢的奴隸,甚至下一代也會跟著毀了。
凡事都要動腦筋。說到理財,到處都是財源?這應該是高人的經驗之談。不用說,做生意離不開理財。生意人的理財,大體應該包含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方麵是指資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以求達到增加企業盈利,提高經營效率的理財,比如定期進行必要的財物審計和財物分析、研究庫存結構和資金周轉情況、精打細算減少開支、壓縮非經營性資金的占用等等,都屬於這一方麵的理財,這是一個生意人平常必做的實際工作。另一個方麵的理財,則是指不斷為自己開拓財源,用現代經濟學術語說,就是準確發現投資熱點,擴大投資範圍。
點石成金
我們強調財富不是人生的目標,而是創造美好人生的手段。投資理財的終極目標不是致富,而是通過財富去實現人生的理想。因此,充實而平衡的人生,健康而富有的生活才是理財的出發點。
要有明確的經營方向
鬆下幸之助在管理鬆下電器公司時的基本經營方向是:公司隻要居於社會正義的立場上做決定,一定能獲得社會的認可。企業既是社會的機器,對社會的發展有所貢獻,也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公司為了追求發展,必須儲蓄資本、運用人力、調動財力,創造更多的利益。以這種利益為基礎,回饋社會更多的東西,不但是經營者的,同時也是公司的重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