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麥肯錫式的邏輯思考術十分流行,很多人都通過邏輯樹和框架來加深思考,但這種分析方法和發掘新創意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路。邏輯思考是將自己的想法總結出來傳達給他人,也就是用來實現“說明責任”的強力武器,但並不是創意思考的工具。新的創意是通過將大量的材料排列在桌子上,然後根據“直覺”選擇出來的。
在企業也需要創意思維的今天,盡快從“麥肯錫框架”中脫離出來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3. 過度的交流
大家在工作中感到最有壓力的是不是交流成本太高?
“意義不明的會議太多”“必須反複進行同樣的說明”“本來想要商量一下但上司總是不在”,或者“擔心部下的細微失誤,自己的工作總也做不完”……
每當看到這樣的日本企業,我心裏都會想“他們真是沒有利用好交流工具”。
比如本來當麵直接說明更有效率卻要用郵件反複確認,或者在沒有“樣品”的情況下隻用語言進行討論,導致雙方的理解完全不同,結果隻能頻繁地修改……
如果用幻燈機將文章內容投到屏幕上,當著大家的麵製作資料,這樣會更容易獲得大家的認可。而在討論的時候拿一個“樣品”,大家看著樣品交換意見就不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從而更好地推動項目進展。
◎ 改變工作方式方法才是生存之道
本書最想傳達給大家的信息是“破壞自己的工作”。自己親手破壞掉自己的工作,這才是最終極的“效率化”,也是今後生存下來的必要條件。
很多人都害怕自己的工作會被IT(信息技術)和AI(人工智能)所取代。在繼蒸汽機帶來的機械化(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與網絡帶來的信息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人類需要做的工作內容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連我自己也想象不到五年後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但我並不害怕,甚至還有些期待。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不應該害怕“自己的工作消失”,而是應該思考“怎樣做才能夠用IT來代替自己的工作”“怎樣做才能夠更加自動化、省力化”。
汽車的“自動駕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通過機械來替代人類做事情並且做得更好。
提供視頻流媒體服務的flix(官方中文名為網飛,是一家在世界多國提供視頻點播服務的公司)最開始也隻不過是一個DVD快遞租賃公司。通過將DVD這種物理媒介破壞,將快遞替換成網絡,這家公司迅速走上了自動化的道路。除此之外,沒有傳統媒體的全世界最大媒體公司臉書(Facebook)以及一張床也沒有的全世界最大的旅店企業愛彼迎(Airbnb),都是傳統行業的破壞者。讓車主們在空閑時間用自己的車從事出租車業務的優步(Uber),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使用自動駕駛技術,連駕駛員都不需要了。
在日本,麥肯錫式的邏輯思考術十分流行,很多人都通過邏輯樹和框架來加深思考,但這種分析方法和發掘新創意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路。邏輯思考是將自己的想法總結出來傳達給他人,也就是用來實現“說明責任”的強力武器,但並不是創意思考的工具。新的創意是通過將大量的材料排列在桌子上,然後根據“直覺”選擇出來的。
在企業也需要創意思維的今天,盡快從“麥肯錫框架”中脫離出來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3. 過度的交流
大家在工作中感到最有壓力的是不是交流成本太高?
“意義不明的會議太多”“必須反複進行同樣的說明”“本來想要商量一下但上司總是不在”,或者“擔心部下的細微失誤,自己的工作總也做不完”……
每當看到這樣的日本企業,我心裏都會想“他們真是沒有利用好交流工具”。
比如本來當麵直接說明更有效率卻要用郵件反複確認,或者在沒有“樣品”的情況下隻用語言進行討論,導致雙方的理解完全不同,結果隻能頻繁地修改……
如果用幻燈機將文章內容投到屏幕上,當著大家的麵製作資料,這樣會更容易獲得大家的認可。而在討論的時候拿一個“樣品”,大家看著樣品交換意見就不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從而更好地推動項目進展。
◎ 改變工作方式方法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