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1 / 3)

公元181年(漢靈帝光和四年)

諸葛亮生於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其父諸葛珪,漢末曾作太山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北)郡丞。同年孫權生,劉備21歲,曹操27歲,周瑜7歲。

公元182年(光和五年),二歲

二月發生大疫,五月永樂宮暑災。益州少數民族“板楯蠻”舉行起義,反抗漢朝壓迫,東漢王朝派曹謙前去安撫,起義平息。曹操上書靈帝,彈劾三公。

公元183年(光和六年),三歲

大旱。钜鹿(在今河北省)人張角秘密組織的“太平道”已有十餘萬信徒,於是用“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來號召百姓參加起義。

公元184年(漢靈帝中平元年),四歲

二月,由於起義計劃暴露,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爆發,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並起。雖不到一年黃巾軍主力就被鎮壓,但卻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曹操被提升為濟南(今山東省章丘西)國相(相當於郡太守)。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五歲

諸葛亮生母章氏去世。黃巾軍餘部仍繼續堅持鬥爭。張牛角、褚飛燕等舉行黑山起義,率眾百餘萬,攻黃河以北各郡縣。

公元186年(中平三年),六歲

二月,江夏兵趙慈暴動,十月,武陵蠻起義,但先後被鎮壓。同年,孫堅作長沙太守。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七歲

韓遂、馬騰聯合,擁兵十萬,割據隴西。曹操辭官回鄉,攻讀詩書,注解《孫子》,騎馬射獵,以待時機。曹操長子曹丕生。

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八歲

因生父諸葛珪去世,諸葛亮與繼母、長兄和弟妹隨辭官回鄉的叔父諸葛玄一道生活。冀州刺史王芬等派人約請曹操,圖謀趁靈帝北巡之機,實行兵變,廢掉靈帝,誅殺宦官,並立合肥侯為帝。因曹操拒絕參加,致使兵變流產,王芬自殺。劉焉作益州牧。綿竹民馬相、趙袛等率眾起義。青、徐二州黃巾軍餘部複起,攻郡奪縣。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九歲

漢靈帝劉宏死,子劉辯即皇帝位(少帝)。董卓乘亂入京,廢掉少帝,立陳留王劉協(九歲)為帝(即漢獻帝),董卓自任相國,獨攬朝政。

公元190年(漢獻帝初平元年),十歲

關東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組成聯軍。二月,董卓挾持獻帝西遷長安,強迫洛陽百萬百姓同遷長安,並縱火焚燒洛陽,沿途搶劫一空。各地豪強割地自守,從此軍閥連年混戰。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十一歲

黃巾軍餘部又迅速發展,再舉義旗。劉備任平原相,以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曹操得荀彧、郭嘉等著名謀士。袁術派孫堅擊劉表,劉表將領黃祖射殺孫堅。孫堅之子孫策繼立。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十二歲

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計殺董卓。青州百萬黃巾軍攻克兗州,乘勝向壽張進軍。曹操代理兗州牧,在屢遭戰敗之後,設置奇伏,晝夜會戰,擊敗黃巾軍,並組編“青州兵”(後成為曹軍勁旅)。諸葛亮開始認識社會,他覺得“黃巾”農民起義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朝中奸臣作亂和各地軍閥混戰,並朦朧地意識到天下將要大亂。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十三歲

袁術占據淮南。曹操聯合袁紹,大破南北夾擊自己的公孫瓚和袁術,並在秋天進攻徐州牧陶謙,連克十餘城,會戰於彭城,斬陶部萬餘人,後因軍糧不足而退兵。

公元194年(漢獻帝興平元年),十四歲

年初,陶謙部將張闓等襲殺曹操之父曹嵩全家,並掠其一百多車財物。曹操再攻陶謙,沿途掠殺,雞犬不留。陶謙向公孫瓚求援,劉備率己部援陶,屯兵小沛,因兵力薄弱,被曹操擊敗。四月,呂布在濮陽同曹操大戰,相持一百多天。陶謙病故,當時任豫州刺史的劉備代領徐州牧。益州牧劉焉死,其子劉璋繼任益州刺史。諸葛亮長兄諸葛瑾(時21歲)攜繼母下江東。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十五歲

袁術任諸葛玄為豫章(今南昌市)太守,諸葛亮及弟、妹隨叔父去豫章,以後又輾轉至襄陽,並投靠荊州牧劉表。從出生到離開陽都,諸葛亮在故鄉整整生活了十四年,深受齊魯文化的熏陶。曹操大敗呂布,控製兗州,被獻帝拜為兗州牧。楊奉、董承等護獻帝東歸,引匈奴軍數千騎與追軍李催作戰,匈奴虜走蔡邕之女蔡文姬。孫策敗劉繇於丹陽。

公元196年(漢獻帝建安元年),十六歲

曹操從洛陽迎獻帝至許都,獻帝以曹操領司隸校尉,後又領司空,行車騎將軍事。從此,曹操控製獻帝,掌握朝政大權,並利用天子名義號令諸侯。孫策擊敗王朗,自領會稽太守。諸葛亮因叔父的關係,在襄陽結識了龐德公、司馬徽、黃承彥、龐統等名士,並與學識淵博、思慮精密的龐德公結為忘年之交。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十七歲

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帶弟、妹搬出襄陽城,定居於離襄陽二十餘裏、屬南陽郡鄧縣管轄的隆中山村(今湖北省襄樊境內),在那裏躬耕讀書。袁術在壽春稱帝,置公卿百官,不到一年,就被曹操打敗,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十八歲

諸葛亮在躬耕苦讀期間,常去龐德公、司馬徽和黃承彥家,或討教,或交談,使他爽心明目,獲益良多。曹操攻克下邳,擒殺呂布、陳宮,占據徐州。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十九歲

諸葛亮在夜間讀書之餘,就在草廬之中盤足撫琴。他彈奏的古曲《梁父吟》,琴聲渾厚,意境深沉,寄托了他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更激發了他對國家命運的關注,他尋求安邦定國良策的心情也就更為迫切。曹操遣劉備進攻袁術,袁術窮迫病死於壽春。劉備乘機率部出走,屯兵小沛,兵力增至數萬人。袁紹占據冀、青、幽、並四州,成為黃河以北最大的割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