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別讓醫生嚇死你(32)(1 / 1)

111您有什麼好看的書想要和書友們一起分享呢?可以試試上傳一個吧,注意要txt喔,上傳優秀書籍會獎勵不少積分的111

在一陣長時間的沉默之後,哥哥說,如果一個機器還能運轉,為什麼我們要把它拆散了呢?他這是在開導我們,不要急於使用破壞性的手段。接著他又說:“如果你們決定手術,是不是認真考慮一下到美國去做?”他在美國生活多年,稟性之中已經融入很濃的美國色彩,說話直來直去,從不拐彎抹角,也從來不說假話——哪怕是善意的謊言。在疾病這個問題上,他和我們一樣,都主張不能對病人有任何隱瞞,而且最終要由病人自己決定應當怎麼辦。同時,他悄悄地為我做好了一切準備。在回到北京之前,他就在電子郵件中和妹妹詳細討論把我弄到美國去治療的可能性,還詢問在美國做這種手術需要多少錢。在妹妹給了他一個大致的預算之後,他說,他還能付得起。所以,他現在提出這個建議並不是心血來潮。

然而多日來和醫生打交道的經曆,已經讓我產生一種直覺,也可以說是一種信念:我必須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裏。我希望能夠證明這一點是對的。我並不排斥西醫的手術、化療,或者放療;我也不能否定或者回避醫生的結論——惡性腦瘤並且迅速長大,不可能自我修複或者逆轉;但是,我已經聽見自己的身體發出不同的聲音。過去兩周,無論是儀器檢查結果還是我自己的感覺,都沒有證據表明腦袋裏的腫瘤在繼續惡化。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匆匆忙忙切開腦袋呢?

這樣的討論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氣氛逐漸變得冷靜從容。我們逐漸抓住了問題的焦點:現在不能確定手術是否不可避免,但可以確定手術並非迫在眉睫。我們還有時間等待和觀察!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是出於冷靜和理性,而不是諱疾忌醫,我同意三周後再做一次檢查,以確保對身體變化的最密切的跟蹤。曉東本來就對外科手術和化療抱著敵視情緒,好像允許別人切開丈夫的腦殼就是謀害親夫,所以她堅決地和我站在一起。在以後的日子裏,每逢我們要做出什麼決定的時候,她就會說:“無論你做出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

那一天,我和家人共同做出決定:暫時擱置醫生的“立即實施顱內腫瘤切除手術”的建議,繼續觀察至少三周,等待下一次核磁共振掃描的結果,當然也包括細致入微地體會自己身體的變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