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中醫常用養生招(3)(1 / 3)

中醫有個耳穴圖,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能在耳朵上找到對應的穴位。當機體有病時,在相應區會出現反應點:若在膽囊、腹部區域,就可能是膽囊炎或消化係統方麵的毛病。在心髒區域,就說明可能是心髒有毛病。如果婦女在耳朵三角窩區有大片的紅色反應區,或有脫屑,則可能有子宮頸炎,或者帶下症。

尋找反應點,方法有3個

但到底反應點在這區域的哪一點,應結合實際來確定耳穴的位置,以提高療效。探查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肉眼觀察法

觀察耳廓上變形、變色的狀態,如鱗屑、丘疹、硬結、軟骨增生、色素沉著,以及血管的形狀、顏色變異等。

●壓痛點探測法

用彈簧探針或毫針柄,以均勻的壓力,在耳廓相應部位,由中央向周圍、自上而下、自外而內地探壓,最痛的敏感點就是要找的穴位。

●電測定法

采用目前常用的測定皮膚電阻的“良導點測定儀”,測定耳穴的電阻,電阻低的耳穴可通過指示燈、音響、儀表反映出來,即是要找的穴位。

耳針療疾,還可瘦身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認為耳部的神經血管較豐富,特別是在耳甲腔的三角窩。剌激該處的神經有調整機體代謝平衡的作用。此外,由於耳穴貼壓有整體調整作用,對有偏頭痛、失眠和水腫的病人亦頗有效果,對於膽道疾病、神經衰弱、便秘等也都有不錯的療效。但是對於軀體疾病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病、慢性腰肌勞損疼痛等效果要差一些。

耳針真的有效果嗎?你不妨試一試。就拿耳針減肥來說吧。肥胖症的病因較為複雜,除與飲食有關外,還與自身的陰陽失調有關。通過耳針刺激內分泌,可調整陰陽,增強氣化功能,加快血液的運行,促進痰濁水濕的排除,達到去脂減肥的目的。這樣做既能刺激大腸、肺、賁門等穴,又能使排便通暢,促進代謝。針刺神門穴還可減弱胃腸蠕動,抑製過強的食欲,限製飲食的攝入。這個療法是通過調整陰陽氣血,促進氣化功能以達減肥之功效。

古法小妙招

按摩耳垂上方可瘦身。耳垂上方是一個跟饑餓感有密切關係的穴位。當腸胃向控製食欲的下丘腦發出“餓”的信號時,人就會有進食的欲望,而按壓相應穴位能起到阻止信號傳遞的作用。可間歇式按壓,早晚左右耳各30下。耳部皮膚較薄,按壓力度要適中,不可過於用力。

57 中醫療心,注重德行

中醫心理治療的原則來源於道家哲學。從學理上說,中國傳統醫學受到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

七情過度,人易生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發怒稱為“肝火大”,把不高興稱為“發脾氣”,把驚嚇過度稱為“嚇破了膽”,遇到不好的事叫“傷心”,等等。這些觀念來自於中醫。中醫學非常重視對人進行心理治療。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得病,是人有病氣。人有病氣則必有病患,而病氣之覺,先在心神。人之所以得病,很多都是由心理因素誘發的。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人不緊張、不煩惱,自律神經的分泌會比較平衡,因此內髒係統如腸胃或心髒等也都會比較正常地運作,睡眠也比較好,免疫係統的能力也會比較強,因此受風、寒、暑、濕等天氣影響而生病的情況,也會少很多。

心理治療之關鍵在於調攝情誌。所謂情誌,就是中醫所說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度會導致人得病,比如喜傷心、思傷脾、怒傷肝、悲憂傷肺、驚恐傷腎。正如《中庸》所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保持心境平和,內則七情無擾,真氣內存,五髒六腑氣血調和流通;外則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無機可乘,邪不可幹,使身體內外調和,從而達到百病不生。

心理治療,需要雙方信任

心理治療是建立在雙方高度信任的基礎上的。醫生要恭敬有禮,慈而有威,言而有信,行止規矩,溫文威肅,讓病人一見而生敬仰。取得病家的信任,合其心,才會有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醫生還要注意和人氣,“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要有極大的同情心,態度要嚴肅、誠懇、熱情,語言要慎重,通情達理,順其誌,和其情,通其心,變其神,讓人願意把病說出來。病人的傾訴不僅可以幫助醫生判斷病情,其本身也是一種宣泄,可以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

不同的人,療法有異

心理治療之法,法無定法,不同的人,治療的方法也不同。從學理上說,中國傳統醫學受到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靈樞》的通天篇裏說,“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故治者須“視人五態乃治之”。

道家將宇宙萬物按木、火、土、金、水分為五種屬性。這五種屬性有著相生相克的關係。五行的相生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克的關係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人體的五髒肝、心、脾、肺、腎也分屬於五行。肝屬木、心屬火、肺屬金、脾屬土、腎屬水。所以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又生肝;同樣的,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