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美國歸來的前妻陳潔如和好了,為什麼和好了呢?陳潔如為了贏回蔣介石的芳心,竟然扮演性感小護士,以致蔣介石舊情複燃……後被宋美齡捉奸在床!”
第二則是這樣的:
“蔣介石‘老牛吃嫩草’,喜歡上姚琮(前南京市警察局局長)之女,時常與其攜手至秘密官邸共度良宵!”
這兩則新聞讓蔣介石臉麵盡失,他無處撒氣,就將一肚子怨氣撒到了徐恩曾身上。蔣介石在一次會議上,當著與會人員的麵怒罵徐恩曾:“娘希匹!共產黨大造我的緋聞,破壞我的威信,毀壞我的清譽!你身為中統局局長,竟然縱容此類事件一再出現,你們中統局是幹什麼吃的?”
徐恩曾低頭挨訓,像個受委屈的小學生。
蔣介石繼續怒斥:“共黨的《新華日報》天天刊發詆毀黨國的言論,你為何置之不理,任其言論四處傳播?這是你的無能,還是中統局的無能?”蔣介石的訓斥,就像一枚又一枚“重磅炸彈”,落在了徐恩曾的頭上。
這一次,徐恩曾不僅鬱悶,而且不解起來,為什麼同為特務機構,中統卻得不到和軍統一樣的待遇?難道是他徐恩曾不夠忠心?還是戴笠抓住了蔣介石的什麼把柄,所以蔣介石隻能遷就於他?
徐恩曾不服氣,為了“重振雄風”,他在中統局內部提出了一個新口號:爭取時間,追求效果!
然後,徐恩曾對中統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項目有三:
一、要求行動一致,上下不脫節;
二、責任落實到人,人人都有任務;
三、增加辦公時間,將原有8小時工作日改為10小時工作日。
徐恩曾自己也下了狠心,以身作則,每天一大早就到中統局上班,先是巡查工作,然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辦公。中統局內定期舉行會議,每個人都要彙報工作進展,徐恩曾每次都按時主持會議。
然而,徐恩曾沒能堅持很久,他懶散慣了,加上家裏還有美女費俠做伴,所以不到一個月,他就開始“遲到早退”。而中統局各科室的特務人員,見徐恩曾放鬆了下來,也就逐漸恢複了老樣子,開始像某些處於半倒閉性質的“國企員工”一樣,不再忙於偵察業務,而是坐在辦公室裏喝喝茶水、看看報紙、鬥鬥地主。時任徐恩曾機要秘書的張國棟眼看中統局又成了一盤散沙,心中焦灼,提醒徐恩曾是否應該再強調一下紀律?徐恩曾頗為無奈地搖搖頭,說:“我們都積重難返,難以改變啊!”
中統局之所以“破落”至此,關鍵在於徐恩曾不善管理。
首先,徐恩曾不重視基層特務的生活質量。徐恩曾早晨總要吃一碗香噴噴的雞湯麵,中午是精心搭配的營養餐,晚上則常常參加高檔宴會。而中統的基層特務們在中統局的機關食堂裏,卻隻能吃到摻沙子的大米飯。這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特務們能不離心離德、渙散懶散、消極怠工嗎?
其次,閑差太多。徐恩曾盲目擴大中統局的陣容,最後的結果就是中統局成為了一支臃腫的足球隊,除了場上的11名隊員,其他替補皆是“打醬油”的貨色。當時中統局流傳這樣一首打油詩:專員多似狗,科長滿街走,秘書無人問,組長人人求。這樣一個臃腫不堪、充斥了大量閑職的機構,怎麼能夠令行禁止,怎麼能夠行動迅速?與戴笠的軍統相比,中統就是一個巨大的肥胖症患者!
第三,隊伍紀律渙散。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徐恩曾生性懶散,雖然心機重重,卻很難帶出紀律嚴明的隊伍。中統局的各個科室內,常常出現男的聊天,女的打毛衣的場景。覬覦中統局寶座的郭紫峻向朱家驊打小報告的時候,就這樣說:徐恩曾經常曠班。
不過,真正導致徐恩曾下台的直接原因,並不是管理不善,而是假鈔案和王素卿走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