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親手操刀海外間諜(2 / 3)

這裏說一件有趣的小事,在學員們準備起身去呂宋和緬甸之前,徐恩曾又張羅了一桌酒席為他們送行。送行期間,徐恩曾還是老生常談,不過在海吃海喝一頓之後,徐恩曾竟然把為首的幾個學員喊進了自己的辦公室,找來半仙朱景熹為他們算卦。

這位朱半仙,當時也算名人,他一副仙風道骨,極具迷惑性。徐恩曾十分推崇他,說他卦象準,雖無煉丹之術,卻有卜算之能。

隻見這個朱半仙捋著胡須,看了老特務陳蔚如一眼,說:“陳先生鼻直口闊,天庭飽滿,乃忠貞率直之士。可惜的是,你過於率直,小心禍從口出,得罪小人。請你務必注意同僚之間的口舌之爭,能忍則忍!”

後來朱半仙又走到李竹瞻麵前,掃了一眼,說道:“李牧師雖然與耶穌結緣,但卻是一副官人相,從事商業可一路亨通……隻不過你也應該注意同僚之間的口舌之爭!”

這件事在當時被傳為笑談,叱吒風雲的中統局局長徐恩曾,竟然如此迷信,頗為搞笑。

1943年初,李竹瞻一行二十多人,先是包了一架飛機來到昆明,抵達昆明後,陳蔚如找來雲南調統室的主任查宗藩,商討入緬之事。陳蔚如說:“入緬一事,需慎重安排。我們一行人,除區長李竹瞻外,其他均是外地人,希望能夠提供一名懂緬甸語的華僑來帶隊。”查宗藩欣然應允。

幾天後,查宗藩帶著一個黑黑瘦瘦的小個子來到陳蔚如的麵前,這個人叫李品偉,雲南保山人,此人非常熟悉雲南邊境以及緬甸的地形地貌,通曉緬甸語。陳蔚如見到此人後非常高興,為此還致電徐恩曾,請求給李品偉一個名頭,徐恩曾答應了陳蔚如的請求,給了李品偉一個“中央黨部戰時邊地視察員”的官職,由他負責帶領李竹瞻等二十多人進入緬甸。

1943年1月中旬,李竹瞻等二十餘人兵分兩路進入緬甸,其中一路從下關經滇緬公路進入緬甸滾弄;另一路則經滇越鐵路進入景棟地區。

1月下旬,陳蔚如分隊率先抵達下關。他們在下關找到了清雍正五年在緬甸修建的文昌宮,將文昌宮當作辦公室和宿舍駐紮下來。將無線電總台設在了下關逶小井巷18號,對外通訊地址為雲南下關郵政信箱48號,代號“靈光”。陳蔚如隨後將緬甸敵後區分為六個分區,即仰光分區、曼德勒分區、景棟分區、臘戍分區、八莫分區、密支那分區等,每個分區各派一人負責。

陳蔚如的分支一待就是半年多,在這半年裏,除了充分享受了“熱帶”溫室氣候以外,陳蔚如及其手下沒有搜到有價值的信息,這也難怪,在中國人罕見,酷熱難當的緬甸,能有什麼情報可以供這些中統特務拿去向徐恩曾邀功?陳蔚如及其手下,天天與吸血蟲、巨蟒打交道,閑下來還得修理那兩台落後的手搖式發報機,實在沒有什麼功績可言。最後,陳蔚如隻好讓李品偉找了一些無關大局的信息搪塞給徐恩曾和英國領事館的相關人等,敷衍彙報。

而在這半年時間裏,陳蔚如始終沒有見到李竹瞻,無奈中,他致電徐恩曾,然而徐恩曾也遲遲沒有答複。陳蔚如就在熱帶雨林裏,煎熬了半年,如此半原始的生活狀態,讓他心煩意亂。

終於,在七個月後的某一天,李竹瞻在消失了半年之後,終於出現在下關的文昌宮門前。然而,令陳蔚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竹瞻雖然帶來了七個黑皮箱,卻沒有他想要的通訊設備,全部是傳教用的一些器材和《聖經》。而李竹瞻的第一句話便是:“人手一本《聖經》,每天都要朗誦聖經,每天都要懺悔……”等了半年之久的陳蔚如氣得眼睛瞪得溜圓,眾人也被李竹瞻的這些舉動雷得差點當場暈倒。

區長李竹瞻隻顧著念經,無心管理這些特務,陳蔚如在過了半年多的半原始生活之後,也沒有心情管理了。而特務們大多又都是一些年輕人,沒人管理自然就會放任自由。特務們開始頻頻出入緬甸的妓院、賭場,不僅嫖娼、賭博,還在“金三角”染上了毒癮。最後,陳蔚如氣急敗壞地找到李竹瞻,想請他出麵整頓隊伍,沒想到李竹瞻一本正經地端著《聖經》對他說:“希望上帝饒恕你的罪惡!”陳蔚如崩潰了,他覺得李竹瞻來下關絕對是個錯誤,他甚至覺得自己來下關都是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