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團在延安一住就是一個月,他們參觀了陝甘寧邊區政府、自然科學院、日本工農學校、兵工廠、被服廠、難民工廠、光華農場、中央醫院等等。受徐恩曾委托的楊家勇,可沒有參觀的心情。作為一名特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盡可能翔實地掌握中共的機密。在一次文藝演出中,楊家勇終於找到機會單獨接觸毛澤東,他坐在了毛澤東身邊,以中央社記者的身份采訪了毛澤東。
楊家勇眯著眼說:“毛先生,我是肖社長派來的中央社記者,他特意委托我轉達對您的問候!”
“謝謝問候,請你也帶我轉達對他的問候!最近肖社長身體可好?”
楊家勇覺得機會已到,便趁機說:“社長身體很好,請您放心!不過此次來延安,我還帶了社長的口信……”
“哦,你說!”
“社長想在延安設立一個中央社分社,以擴大國共兩黨之間的交流,不知您意下如何?”
楊家勇沒想到,毛澤東連眉頭都沒皺一下,站起身來,十分爽快地回答:“當然可以啊!不過你也要事先告訴他,在延安建立分社是有很大風險的!”
“什麼風險?”
毛主席大聲說道:“因為我們這裏沒人看《中央日報》!”
周圍的人都側目朝這邊張望,楊家勇也趕緊起身,尷尬萬分。
外國記者們在延安的這段時間,收獲非常多,被國民黨嚴密封鎖且嚴重扭曲了的延安,終於真實地展現在了世人的眼前。記者們滿載而歸,正麵報道如同雪花一般飄落到中國以及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外國記者眼中,延安是一座“美好的城市”。後來,美國著名曆史學者邁克爾沙勒回國後,這樣報道:“共產黨人在沒有外國援助的情況下,在中國最貧瘠的地區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值得特別的關注!不幸的是,之前,國民黨新聞檢查係統封鎖了關於共產黨人的報道,他們拒絕任何消息傳出封鎖線之外。”
楊家勇碰了一鼻子灰,迅速報告徐恩曾,徐恩曾命令他取消參觀團進一步參觀晉綏根據地的計劃。然而,中統特務和楊家勇等人,卻無法阻止中外記者的腳步。記者團沒有返回重慶,而是直接去了晉綏根據地參觀訪問。記者們到了晉綏根據地後,不僅寫了大量真實的報道,還與當地的共產黨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此次“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之後,中國共產黨的報道在全世界廣泛鋪開。其中倫敦《泰晤士報》記者福爾曼於1945年出版的專著《紅色中國的報道》,引起了美國人民的廣泛關注;美聯社記者斯坦因連續發表了《紅色中國之挑戰》和《中國共產黨與解放區》等文章,在美國、英國的反響出奇地好;《紐約時報》記者愛潑斯坦(後來加入中國籍,成了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也寫了許多有影響力的報道,並於1951年在美國出版《中國未完成的革命》一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事件,不僅沒有讓徐恩曾的陰謀得逞,反而讓中國共產黨衝破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徐恩曾“偷雞不成蝕把米”!
後來,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又一次引起西方的強烈關注,從而進一步撕碎了國民黨的陰謀。
楊家勇回到重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告之徐恩曾。他不得不在徐恩曾麵前承認:共產黨人平易近人,無官僚架子,從上到下都十分簡樸,為了招待客人,寧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讓客人吃上最好的口糧!楊家勇的這個回憶與眾多外國記者的報道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