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CC係與調查科(2 / 2)

陳立夫說:“委員長,你過去說過黨內存異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曆史也表明了這一切。一個黨派想要發展壯大,必須統一意見。所以我們必須要消除黨內異己,鞏固當前政權。不過現在黨內的小組織、小派別非常多,管理起來非常棘手。”

“其實你完全可以成立一個組織,專門處理這些事情!”蔣介石開門見山地點出來,他繼續說,“我也害怕啊,這些黨內分子看似不起眼,若有一個發展壯大起來,就足以動搖國民黨的根基!我們要從現在開始準備,不能讓那些火苗燃燒起來。”

“對!”陳立夫點點頭。

“那麼你就依照力行社的形式籌備吧!”蔣介石把話擱下,並且授權給陳立夫。

其實“青白團”就是CC係,CC係的主要成員都在青白團。青白團的幹事長是陳果夫,陳立夫為副幹事長。其他CC派係成員有餘井塘、張勵生、葉秀峰、徐恩曾、張道藩、周佛海、程天放等,成員大約173人。後來在“青白團”的基礎上又成立了一個“中國國民黨忠實黨員同盟會”,會內組織職位由青白團的組織者兼任,其實也是CC派係的名稱罷了。其主要作用有兩個:一、維護蔣介石的統治;二、犧牲個人利益,放棄“民主集權製”,強調“絕對集權製”。

不管CC係換過多少外衣,但是它的內容沒有發生變化。而黨務調查科的目的和利益與CC係是一致的。黨務調查科成立後,CC派係一邊擴大黨內影響,打擊黨內反蔣的異派(主要指丁惟汾的丁派和汪精衛),另一邊替蔣介石鼓吹“黨外無黨,黨內無派”的重要性,並且由陳果夫、戴季陶等人創辦《新生命月刊》等,輿論上為蔣介石造勢。為了蔣介石,CC係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黨務調查科就是這樣一個產物。也就是說,黨務調查科離不開CC係,CC係借黨務調查科一方麵擴大自己的影響,另一方麵為自己的主子蔣介石賣命。在蔣介石的眼裏,CC係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忠心耿耿的。都是蔣介石同意的事,二陳為何不去做呢?

調查科成立後,陳立夫馬上擴大了“調查”範圍,通過改組調查科,在整個中國範圍內形成一張巨網。先是從組織內部成立調查室,後來調查室逐漸細化、擴大,乃至全國上下都有。而陳果夫當上組織部長後,自然就有人員的任免和安置權,隻要是蔣介石同意的,他就會把自己的人安置到各個點裏(有點類似往一個機體中注射DNA)。不到一年的時間,CC派人員基本到位了。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二陳有了本事,自然就會讓自己的人當家。

據陳立夫回憶:“北伐完成之後,中央召開全會,家兄認為以往本黨同誌以前在軍閥勢力範圍之下,從事黨的工作,而不能用本黨名義,否則難以存在,故各地用各種不同的名稱,以資掩護,而經組織部備案者,例如華北有興中會、事件社、大同盟等,長江一帶AB團、學術研究會等。”“本黨自北伐完成以後……五載以還,紛爭迭見,反動之勢焰未消,而黨內之隱憂環伏,革命大業,幾若斷若續,若可為若不可為矣。竊恨垂成之功,不敗於敵人之摧殘,而敗於同黨之陰賊;不挫於敵人之分化,而挫於同黨之離析。黨基搖動,黨統垂絕。批評之者,且將譏之曰:亡中國國民黨者,中國國民黨也。嗚呼,凡屬忠實同誌,睹此情狀,寧不痛心疾首,思有以挽此末運歟……近更環顧黨內,小組織紛起,公然恣肆,號召一方,所謂新中國國民黨、社會民主義〔黨〕、改組同誌會者,或則標新立異,或則死灰複燃,胥為本黨同誌直接或間接之組織,於主義政綱則曲解,於革命進程則武斷,言論悖謬,觸目驚心……當此叛變紛乘之際,本黨垂危之秋,唯有亟起團結本黨忠實同誌,於公忠勇毅之領袖領導之下,與叛背本黨者相周旋。黨外無我仇,凡謀傾覆本黨者仇之;黨內無我敵,凡謀摧毀本黨者敵之……一致擁護蔣中正同誌為本黨唯一領袖,領導吾人,完成革命使命。”(選《陳立夫回憶錄》)

雖然陳立夫一再否認CC,而CC隻不過是擁護蔣介石的政治工具罷了,但是他也不否認,CC在國民黨內部的爭權奪利上做了許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