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思聰和冼星海(1 / 1)

馬思聰是近代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他是第一代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第一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馬思聰從小就熱愛音樂,十一歲的時候,就到巴黎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925年,十四歲的馬思聰毫不費力地考入了囊西音樂學院的高級班,學習小提琴。大考的時候,他得了最優的第二獎。但這並沒有讓他感到興奮,因為囊西音樂學院的教學已經不能讓他感到滿意了,於是,他決定到巴黎去另尋名師。在巴黎,經人介紹,馬思聰拜巴黎國家歌劇院的首席小提琴奧別多菲爾為師。奧別多菲爾教授在法國名氣很大。在登台演出的時候,別人衣服上的紐扣鑲嵌著紅花,而他卻是紫花。在法國,紫色被看成是最高貴的色彩。在奧別多菲爾教授的悉心指導下,馬思聰的琴藝進步很快。同時,他又跟隨奧別多菲爾先生的夫人學習鋼琴演奏。

1928年夏,考入法國最高樂府——巴黎國家音樂學院,成為第一個考入此音樂學院的亞洲人。

1929年,一個麵容清瘦而雙眼炯炯有神的中國青年來找馬思聰。他就是後來成為偉大的人民音樂家的冼星海。

冼星海出身貧困,學習音樂起步的時間很晚,他是靠勤工儉學到巴黎求學的。他久聞奧別多菲爾教授大名,渴望能在名師指點下學習小提琴。他得知馬思聰乃奧別多菲爾教授的門生,便請求代為引見。

奧別多菲爾是名師,學費自然也高得出奇。馬思聰的父親是財政局局長,自然付得起學費,但對勤工儉學的冼星海來說,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了。

馬思聰看出冼星海的猶豫,就對他說:“我的老師富有同情心,他知道你的艱苦求學經曆,也許會答應教你的。”

就這樣,馬思聰帶著冼星海,來到老師那裏。

奧別多菲爾教授指著小提琴說:“冼先生,你演奏一下。”

冼星海拉起了小提琴。

奧別多菲爾教授眉間出現了深深的豎紋。顯然,他對這個中國青年的琴藝,很不滿意。

當冼星海奏畢,奧別多菲爾教授又問:“冼先生,你多大年齡了?”

“二十四歲。”冼星海答道。

奧別多菲爾教授眉間的豎紋更深了。他嫌冼星海的年紀太大,因為優秀的小提琴家必須從小培養。

這時,冼星海記起馬思聰的叮囑,便向奧別多菲爾教授訴說起自己貧苦的身世和學習音樂的艱難曆程。

聽著,聽著,奧別多菲爾教授的眉頭舒展了。

最後,他對冼星海說:“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學生。在你有足夠的收入以前,我不要你的學費。”

兩個熱愛音樂的中國年輕人,同時緊緊地握住了奧別多菲爾教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