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百鳥齊鳴,望著滿池碧荷、成群野鴨,徜徉山水之間構思本篇後記,一清早就有大功告成、如釋重負之輕鬆。
冬去春來,曆經寒暑,埋頭著書含辛茹苦,也是愉快的思想曆程。
這本書,花去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說句心裏話,十幾年前寫一本厚書,一點兒都不難,現在寫一本薄書,卻難的不行。究竟是我退步了,還是更知道深淺了?我是用輕功在寫,拿捏分寸很難:紮深了出血,紮淺了不痛不癢,寫一本讓年齡相差半個世紀的人都能一口氣讀下去的書,真難!
這本書難在於跨越的領域之廣和論及的問題之專,又必須用最通俗的語句,盡量把枯澀的專業理論用鮮明的故事形式講述出來,既不能沉底,也不能擱淺,更不能跑偏。大家如果能像讀小說那樣輕鬆,能把關鍵內容當段子講給別人聽,我的苦心就收獲了最好的回報。為當下把脈,給未來指路,從來不是一件吃力討好的事。我更怕因自己的點滴疏失而誤導了讀者,沒法不如履薄冰、誠惶誠恐。
寫書需要心靜,需要靈感,需要不為凡事所累。但人都活在現世裏,生活、工作繁重,難有片刻安寧寫作。我沒有過2013年的元旦,為了不打擾家人,大年三十和初一早晨躲進洗手間裏寫,要不就等家人睡下以後寫。春節幾天住在風光迤邐的深圳華僑城,我顧不上觀賞窗外的風光,隻是伏在飯店的書桌上寫,到機場坐進機艙還在寫。
我常在心底呼喚:請給我一點兒時間、一塊幹糧、一張書桌,讓我坐下來,寫出我的所思所想,我對這個社會、對這個時代一定要有個交代。我體會,寫書很奢侈,讀書也很奢侈,兩者都需要用大塊時間來思考,都要抱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都要放棄很多休息、娛樂和經濟收入,機會成本是相當高的。所以著書、讀書之人都有非常強的定力,也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作風。
中華文明能發揚光大走到今天,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傳。放眼世界,當今強國無一不是文化出版大國。中華民族要實現百年複興夢想,缺少文化是絕無可能的。圖書是傳承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將來的曆史要評價我們這個時代,必然會提到是有哪些書、哪些思想推動了社會進步,以及它們對後世的決定性影響。精神的價值永遠不能用貨幣去衡量。
愛讀書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追求真理的國民才能建立文明的國家。等中國人哪一天不再為眼下功利讀書了,那就離偉大強國的日子不遠了。
十分感謝董曦陽幫我構思書稿,助教丁冬冬幫我查找資料,女兒盛楠從國外的角度看中國問題,先生盛斌和我討論中國經濟向上和向下的趨勢。
非常感謝錢大川先生幫我整理文字、補充資料,其中每一章節都是我們深入反複探討的結果,沒有他的鼎力相助,書稿不可能這麼快付梓,更感謝他夫人的支持。
由衷感謝中信出版社王穎、蘇揚等同人們的共同努力。
這是一本奉獻給社會大眾、企業家和政府官員群體的書,希望更多人能從中受益。當然,書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懇請讀者不吝賜教。
我寫此書更是想奉獻新知,在中華民族創造現代文明的輝煌道路上也留下我們這代人思考的足跡。
願這本書帶給你對中國未來的美好希望,堅定中國走向偉大的信心,還有對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摯愛。
韓秀雲
2013年7月29日於中央黨校